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艺术助力长沙变身“网红城市”

联合国驻留艺术家与P8合作在长沙举办一系列艺术作品展,吸粉无数

  •   五一期间,一带一路青年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办驻留成果展,迎来大批观众。 企业供图   五一期间,一带一路青年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办驻留成果展,迎来大批观众。 企业供图

      ◎产经周刊记者 郑骏

      五一小长假,长沙变身“网红城市”,各项旅游指数刷新历史新纪录。吸引各路游客来长的除了地标建筑,日益丰富的特色美食,艺术也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五一期间,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前面排起了长队,"体验长沙"媒体艺术驻留项目成果展在这里向市民开放。七位不同国家的青年艺术家通过在长沙的深入体验,用媒体艺术方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节假日期间,每天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排队等着一睹国际艺术家们的创作。

      一个月时间探索长沙

      事实上,自长沙成功申请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以来,在国际上的艺术交流越来越多。4月-5月期间,长沙举办了一系列盛大的新媒体艺术活动。4月初,远大P8接待了来长沙参与“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暨长沙媒体艺术节的青年艺术代表和联合国官员们,打造了“新媒体艺术下未来城市”的体验。这一次,P8再次成为了此驻留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7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体艺术城市网络中脱颖而出的新媒体艺术家在P8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驻留。

      4月初,“体验长沙”艺术驻留项目启动。在这期间,这七位艺术家实地探访了长沙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深入体验长沙的历史、人文,以及文化、媒体艺术项目,了解长沙沉淀千年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当下。这一切,对于初来乍到的他们充满魔力。 长沙沉淀千年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当下,都深深印刻在了艺术家们脑海里。

      在考察过程中,艺术家们感悟和提炼长沙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及文化、媒体艺术项目,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了大胆的创意。如用数字化平台展示长沙历史人文生活中的多元性;把长沙的街道、景象和建筑变为一件装置艺术品;使静态的剪纸艺术与早期电影和GIF动画相结合;集合长沙本地的短视频打造成一个的屏幕长廊;使用布料,结合植物染,刺绣等传统手工艺来制作长沙的地图;用VR来展现旧的非遗艺术陶艺;用定格动画的视频艺术装置阐述家园的故事等。

      丰富的创意

      打破文化的边界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Mariyam Yasmin Baagil是这次驻留项目的艺术家之一,她是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保护科学硕士,曾获得雅加达捷运国家设计大赛第四名。她希望捕捉长沙历史人文生活中所展现的多元性。她的创作作品旨在通过这次在“体验长沙”驻留期间拍摄的照片以及在数字化平台上更深度的探索来更好地展现长沙的多元化。

      “在我们旅行期间,我透过车窗观察了城市的形象。快速建设中的大型建筑工地、具有科幻感的老建筑、无意间留下的奇特图案的工厂废料、用错综复杂的铝条包裹的建筑群、美丽得不可思议的旅游景点,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矛盾的形象,给了我一种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奇特感觉。”来自韩国的Seyoung表示,她是韩国国立艺术大学的动画学硕士。

      在作品中,她试图通过装置来将这些体验可视化,用这些层层叠叠的图像描述着她对长沙的“浓缩记忆”,结合从工厂收集到的独特的废弃材料,透过胶片来展现她的眼睛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的城市印象,希望能让观众一睹长沙的综合记忆。

      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奇妙的创意让观众大呼过瘾。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中旬,还未来得及一睹风采的读者可在此期间前往观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