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周刊综合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虚拟现实(VR)实验室里,几名医学生戴着VR眼镜,用手把一名骨折病人的骨骼影像从电脑屏幕里“拉出来”,仔细翻转查看病情,讨论如何进行手术治疗。
该院外科教学主任、脊柱微创中心主任李春海教授说,传统的骨科影像是X光等拍出来的二维影像,这依然是目前主要的诊治手段。但现在借助VR技术,医生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三维图像,有利于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方便跟病人沟通。
“现在病人的病情一目了然。这种将VR和医学影像相结合的技术,对我们医学教育和医患沟通的改变,都是革命性的。”他说。
研发这款平台的是妙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谢智衡,一名北上创业的香港青年。谢智衡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寻找发展机会,并在一家医疗设备制造公司进行医学影像研发。
在六年的工作中他发现,医疗影像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另一方面,精准医疗和VR成为社会热词,预计市场规模巨大。
“VR技术的流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沉浸式游戏、体验式主题公园等固然是热门应用,但是我更希望新技术能创新性地解决社会‘痛点’,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他说。
基于最大化医学影像价值的目的,谢智衡带领团队把传统的医学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化,让医生可以在VR环境中面对立体的患者身体模型进行术前规划,让医学生在VR中练习解剖和手术。
要在严谨的医学领域作出创新,并在激烈的科技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谢智衡和团队不仅要跟时间竞赛,更要花更多心思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临床要求。一个技术难题的解决背后往往是整个团队几日几夜的不眠不休。
谢智衡说,他之所以能够一路走来,也得益于深圳的融资环境。“深圳的资本着眼于行业的长期发展,我们很快就得到了一笔天使投资。”
不到一年时间,妙智科技的虚拟现实医学影像平台完成基础开发。谢智衡深知,技术出来了,如果没有应用,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有丰富临床和医学教育经验的骨科医生李春海。
李春海说,他在日常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中会碰到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比如教育同质化、医患沟通困难等,也一直在寻找各种技术和方法。“这个想法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双方能合作得好,这些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借助于李春海团队的实践经验和持续不断的反馈,产品得以不断优化完善。今年6月,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踝关节粉碎性骨折。借助这项新技术,李春海和学生们不仅看清了病人的骨头碎片,还在手术前模拟骨头复位,设计了个性化的钢板,进行精准治疗。术后,病人对效果非常满意。
谢智衡说,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让医学影像平台覆盖尽可能多的医院。同时,妙智还在研发VR手术录播系统和VR临床医疗平台两个产品。他说,“VR技术为医疗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