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产经周刊·特别报道(A06)

返回版面

长沙县人民法院召开打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一年来共计审理涉毒案106件

贩卖、运输毒品案占比最大

      星沙时报讯(记者 张兴莎)昨日是国际禁毒日,长沙县人民法院召开打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年来县法院审理的涉毒案件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据统计,从2017年6月26日至今,县法院共审理涉毒犯罪案件106件121人,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11.7%,共涉及贩卖毒品、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4个罪名。

      在全年案件中,共有22人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11人被判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由于不少不法分子企图通过飞机运送毒品,长沙县辖区内贩卖、运输毒品案件占比最大,共57起。”长沙县法院副院长文军伟介绍。

      从审判实践的情况看,摇头丸、麻古、K粉等新型毒品逐渐占据吸毒市场。“新型毒品价格相对较低、获得渠道多、便于携带交易等,吸食、贩卖的人员增长较快。”文军伟介绍,数年前长沙县法院审理涉毒案件的毒品数量是以“数颗”“数粒”计数,而近年审理的多个案件涉案毒品数量达“百粒”“百克”。

      另外,以往涉毒案件主要发生在较繁华、人员较复杂的星沙城区。但近年各乡镇不断出现毒品案件,且呈增多趋势。在办理的农村涉毒案件中,被告人多为在城区务工、经商人员,主要从事的是零星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末端毒品犯罪。

      目前,涉毒被告人大多学历低、无职业,且呈年轻化趋势。涉毒的年轻人常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精神上较空虚,对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为追求刺激、赶时髦,开始尝试毒品并上瘾。法官提醒,青少年一定要树立较强的禁毒意识,坚决抵制毒品。

      以案说法

      1.用假身份寄毒品包,数罪并罚处十六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被告人戈某,男,湖南省怀化市人。2015年7月,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2017年2月12日,被告人戈某以虚假身份及联系方式通过顺丰快递公司办理包裹寄递手续。2月14日,该快递在长沙黄花机场过安检时被发现有2包疑似毒品,被公安机关扣押。经称重,2包疑似毒品净重分别为96.49克、99.33克。经鉴定,2包疑似毒品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被告人戈某犯运输毒品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五万元;撤销前罪缓刑,合并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五万元,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2.女子体内藏毒飞抵长沙,获有期徒刑十五年

      被告人吴某,女,湖南省道县人。2017年1月,采用体内藏毒的方式运输毒品,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机场乘坐飞机抵达长沙黄花机场,被公安民警抓获。

      被告人吴某到案后,从其体内排出毒品麻古100小包,共计330.21克。经鉴定,从被告人吴某体内排出的毒品麻古中检出甲基苯丙胺、咖啡因成分。

      被告人吴某犯运输毒品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四万元。

      相关新闻

      长沙县纪委监委通报三起吸毒典型案件

      对党员干部吸毒“零容忍”

      星沙时报讯(记者 李文婧)吸毒害己害人,禁毒刻不容缓。昨日是第31个“国际禁毒日”,长沙县纪委监委对查处的三起党员干部吸食毒品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分别是:

      一、江背镇湘阴港村党支部原委员、村委会原主任王金彪吸食毒品案。2017年8月至9月,江背镇湘阴港村党支部原委员、村委会原主任王金彪两次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并给予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2017年12月1日,王金彪辞去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职务。2018年1月12日,江背镇党委给予王金彪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二、长龙街道湘峰村党支部党员粟佳吸食毒品案。2017年8月,长龙街道湘峰村党支部党员粟佳两次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并给予行政拘留十二日的处罚。2017年12月18日,长龙街道党工委给予粟佳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三、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张向忠因吸食毒品而故意毁坏财物案。2016年6月7日,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张向忠因吸毒后产生幻觉,实施了故意毁坏财物犯罪,2017年6月13日被长沙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2018年1月2日,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给予张向忠开除公职处分。

      通报指出,党员干部吸毒涉毒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对其必须“零容忍”。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摒弃“四风”陋习,坚守党纪国法红线。同时,要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影响和带动身边人深入了解毒品危害,增强抵制毒品的自觉性。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对发现的吸毒涉毒行为严查快处,加大通报曝光力度。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