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陆继华 通讯员 曾小强
千秋功业,关键在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长沙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近五年来,围绕十件大事提升党建质量,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和干部保障。
大事一
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党员教育培训格局
近年来,长沙县创新实施党性教育“精品工程”,通过充分整合周边现场教学示范点和开放式组织生活阵地,积极推进形成以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即县委党校为中心,以南部、中部、北部和城区片区为支撑的“一中心四片区”党员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先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1200多场次,举办各类主体班120余期,调训干部9500余人次,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向经常性延伸。
大事二
以“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
长沙县委始终认为,党建工作不能为抓党建而抓党建,而应该把党建工作要求与基层的各项建设发展任务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先后选派54名第一书记驻村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落实村(居)民议事会制度,探索“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开展“1+(3+X)”组团式结对帮扶,构建“党建+治理”模式。此外,还构建了“党建+经济”“党建+文化”“党建+生态”“党建+民生”“党建+信访”等模式,把党建工作融合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增强党建对改革发展的贡献力、推动力和渗透力。
大事三
建立“为担当者担当”七大激励保障机制
2015年开始,长沙县推出思想激励、科学用人、权责对等、示范带动、宽容失误、研判处置、人文关怀7大激励机制,支持和保护敢于干事的干部,先后为10多名有不实信访举报的干部澄清事实、消除影响,为15名干部免责或从轻、减轻处理。派出所长因敢抓敢管,被提拔为县行政执法局局长;镇党委原副书记长期在征地拆迁一线工作,敢于担当,被重用为县信访局局长……目前,7大干部激励机制已初步“兑现”,一批为官有为、大胆干事的干部在最新干部任免中获得重用。
大事四
探索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好路子
今年以来,长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从深入调研入手,先后派出调研组赴江浙等发达地区学习,召开镇(街道)党政正职、县直单位负责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多个层次的座谈会,深入13个镇的57个村(社区)与400多名党员群众当面交流,召集农林、国土、财政等部门研究商讨12次,掌握了大量新情况,采纳意见建议60多条,并通过大量面对面的调研交流,将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传递到部门单位、传递到基层一线、传递到党员群众。目前,全县52个薄弱村和5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村,村均收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置换的综保区标准厂房租金收益15万元,共855万元,在全省率先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大事五
创新推行党建O2O服务模式
2016年,长沙县把主要用于服务业的O2O商业模式引入党建服务,实现群众“线上”点菜下单,干部“线下”接单服务,“线上”建立县、镇、村、组四级微信群和以“长沙县党建O2O”微信号为核心,连通18个镇(街道)的集群微信公众号,“线下”建立镇(街道)、村(社区)、组三级党建O2O服务站(办、点),累计收到群众事项60358项,办理办结59152项,切实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O2O已成为长沙县各级党组织宣传教育、党群互动、管理服务、监督考核的重要平台,助推了“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党组织活动有效开展。2017年11月,该项目获评全国30个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之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少峰为此作出批示:“这个经验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值得推介。”
大事六
“三个三”全链条机制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2016年9月,长沙县制订下发《长沙县青年干部成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创办“青年干部训练营”,现已举办了3期,选派了301名年轻干部参加青年干部训练营,同时还选派近120名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进行锻炼。通过近3年探索实践,逐步健全完善了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三个三”全链条机制。该机制包括:“三个面向”,面向一线、面向基层、面向未来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三个平台”,搭建一线实践锻炼平台、青训营政治历练平台和大数据比选平台;“三个一批”,通过“三个平台”生成近期提拔一批、岗位磨练一批、跟踪了解一批名单。
大事七
运用大数据方式选人用人
近年来,长沙县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理念,科学研判,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干部信息,同时对全县所有镇街的机关干部、站办所负责人、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县级“两代表一委员”等1794人进行全覆盖式谈心谈话,发放领导班子及成员民主测评表2000余份,函询46个对镇街有绩效考核任务的县直单位,采集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日常考察、年度评先评优、实名推荐、民主测评、审计报告、集中教育等信息,形成了完整的研判分析数据库,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理念科学研判,有2名拟提拔人员因综合分析研判不合格暂缓提拔。
大事八
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2017年7月,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召开后,长沙县迅速部署,派员到上海、江浙等地学习,并于8月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13条意见。成立住宅小区(街区)党组织,构建“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的治理服务体系。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按照“专职委员+X”模式配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同时,全面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小区、街区)党建O2O线上和线下服务平台,建强“组团式”线下服务队伍,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长沙县建立17个楼宇党支部,还在商业聚集区组建市场党支部、商圈党支部,以及流动党员的“互联网党支部”。通过党员联管,提升战斗力;推行资源联享,提升影响力;推行实事联办,提升向心力。
大事九
圆满完成县镇党委换届和村(社区)“两委”换届
到2016年4月底,全县13个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共选举出镇党委委员121名、纪委委员91名。全县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了风清气正,全过程无一例实名举报情况。县镇党委换届中,开展4次严肃换届纪律谈心谈话,覆盖19个选举单位2000多人。通过签订承诺书、细化“五大主体”责任清单等形式,逐层逐级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村(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党员参选率达98.5%;村(居)民委员会选民参选率达82%,换届后的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整体年轻4.8岁,99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居)“两委”班子。
大事十
实施县区一体化发展人才工作机制
近年来,长沙县大力实施“智汇星沙”人才工程,制定差异化人才激励政策,组织开展“湖湘有约·才聚星沙”精准引才活动,引进和培育一批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和社会事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目前,县区人才总量达18万人,其中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的216人,外籍专家230人,高层次人才领跑全市。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