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产经周刊园地(A11)

产经周刊视觉(A12)

返回版面

建省内首个智慧产业型综合园区

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重点引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现已入驻企业200余家

  •   一栋栋欧式建筑厂房排列有序,四周绿草如茵,宛如一个社区公园。企业供图   一栋栋欧式建筑厂房排列有序,四周绿草如茵,宛如一个社区公园。企业供图

      ◎产经周刊记者 蒋云侠

      按照长沙经开区的发展规划,未来人民东路的两厢将成为园区的“黄金海岸”,这里将重点铺排工业地产,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单论这点,与经开区另外11家创业基地相比,位处人民东路与东七路交会处的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在地理位置上就抢占先机。

      为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今年9月,该产业园的配套服务楼也正式投入使用。大楼里,食堂、书吧、便利店、多功能会议中心、员工宿舍等一应俱全。“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规划高档、环境优雅、配套齐全、服务精准的工业地产高端平台,使产业园成为湖南省首个智慧产业型综合园区。”提到园区的发展,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张瑞珍自信满满,她说,现在愈发接近这个目标了。

      以环境、区位优势

      吸引企业入驻

      2017年,在长沙市小微两创办举行的“长沙最美创业基地”评选活动中,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摘获“长沙最美创业基地”美誉。记者近日走进产业园,只见一栋栋欧式建筑厂房排列有序,四周绿草如茵,鲜花绽放,宛如一个社区公园。

      “我们以绿色、生态的造园理念,根据园区的总体规划与功能分区,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公园式生产、办公环境。”张瑞珍介绍,园区内部景观布局为一条中心景观带、四条主要景观轴和六个庭院式组团园林景观,园区外围则由两大入口广场景观及园区周围绿化带组成,植被覆盖率达30%。

      “一眼望去,一大波绿色!”说起产业园的环境,入孵企业湖南亿测物联传感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谢女士赞不绝口。“平时工作累了,就到窗户边远眺看风景,或是走到树荫下坐坐,工作压力也就缓解了。”谢女士对记者说道。

      除了优美宜人的办公环境,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优越的区位优势更是园区招商的制胜法宝。位处长沙经开区核心地带的产业园,紧邻长沙黄花机场,长沙磁浮快线、地铁2号(东延)线、地铁6号线、长浏城际轻轨在此纵横交会,航空-高铁联运立体交通枢纽通达全国。如此一来,入孵企业辐射的市场更大,企业的物流和商务成本也相应降低。

      以互联网+思维

      引领园区发展

      记者采访时,张瑞珍正在与意向入驻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可由于企业环评手续没通过,张瑞珍只能将订金悉数退换,拒绝了企业入驻。“我们热诚欢迎企业进来,但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考量。”张瑞珍告诉记者,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围绕智慧园区和智慧产业两个主轴进行打造,重点引进电子信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目标是形成一个智慧产业型综合园区。

      作为产业园优质企业代表,湖南豌豆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全国首创,将石墨烯应用在心电电极片上,研发出一次性使用石墨烯心电电极片。与一般产品相比,这款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便经受20次除颤冲击,依然可以迅速恢复信号。这样一来,极大减少了除颤术后因电极性能所引起的误诊。得出的精确信号,供医生及时诊治,进而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据透露,首款产品预计将于明年上市。

      初创企业发展绘声绘色,老牌企业也在园区迎来腾飞发展。记者了解到,湖南佰羊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自2016年入驻产业园后,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湖南省首家以体外诊断为特色的医疗器械第三方仓储物流服务平台。近日,其旗下企业长沙协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湖南省2018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以精准服务

      助力企业发展

      作为一个新建工业地产项目,铭诚·绿谷智慧产业园已入驻200余家企业,带动就业人数1000余人,年产值达4.5亿。全部建成后,可入驻600家企业。可是面对这么大一个“盘子”,包括张瑞珍在内的项目运营公司仅7个人。其中,综合主任马雪莲是最早加入的员工。

      “马姐,我们想建企业党支部。”“马姐,我们这边电路线有问题。”“马姐,长沙经开区这个政策我们可以申请吗?”与她的岗位相符,马雪莲每天要做的事情非常繁杂。一个上午的时间,她已经接听10多个业务电话,紧接着下午又约企业对接入驻事宜,忙得脚不沾地。而她自己也在这每一天的磨练中,成长成为一个全才,掌握创业辅导、创新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企业忙于生产,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就要靠我们了。”马雪莲表示,为让园区1000多名产业工人吃好住好,运营公司每周都会有例行走访,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除此之外,他们还成立了资源共享库,在微信群里第一时间分享与企业有关的信息。

      采访中,微信群里跳出某企业招工的消息。马雪莲告诉记者,每次她们都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推送出去,甚至会派人到招聘会现场为企业招工。“只要企业需要,我们就会出现。”说着,马雪莲又赶去企业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