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刘丹青 整理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位于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是湖南省唯一的临空型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仅仅一年时间,建设招商运行各项工作高效推进,今年1-9月,完成进出口报关额20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14.52亿美元,增速位居全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第一。
而作为企业最关注的,不仅是黄花综保区拥有哪些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入驻黄花综保区能享受到哪些优惠政策。近日,海关总署结合近年来全国综合保税区实施的政策试点、监管创新以及新兴业务发展情况,形成《综合保税区适合入区项目指引》,依据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分析适合入区的企业类型,并筛选出近年来入区项目的典型案例,为各地科学合理申建综合保税区、围绕区域政策功能优势开展招商选资提供实践参考。
综合保税区四大基本政策
(一)税收优惠政策。
1.基建物资及设备进口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2.境内(指境内区外,下同)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出口退税。
3.区内货物进入境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报验状态征税(经批准或授权的除外)。
4.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5.经批准或授权可以享受的税收政策。
(1)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2)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3)赋予区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政策。(4)经批准或授权的其他税收政策。
(二)贸易管制政策。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
(三)保税监管政策。
1.区内保税存储货物不设存储期限。
2.进口货物入区保税。
3.区内企业之间保税货物可以自由流转。
(四)外汇政策。
进出区(境内区外)货物可用外币或人民币结算。
适合入区企业类型
(一)保税加工类企业。
1.成品全部外销模式。
(1)原料全部进口型: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境外,产品全部出口境外。
企业主要利用生产原料自境外入区保税开展生产加工,产品出口后对保税货物予以核销。
(2)原料全部内购型: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境内,产品全部出口境外。
企业主要利用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开展生产加工,产品出口后对退税货物予以核销。
(3)原料内外采购型:生产原料部分来自境外,部分来自境内,产品全部出口境外。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和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开展生产加工,产品出口后对保税和退税货物予以核销。
2.成品全部内销模式。
(4)原料全部进口型: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境外,产品全部内销,内销成品的税收成本低于内销原料的税收成本。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和成品出区按实际状态征税,成品税收成本低于内销原料的税收成本的优势。
(5)原料全部内购型: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境内,成品全部内销,内销成品的税收成本低于内销原料的税收成本。
企业主要利用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和成品内销按实际状态征税,成品税收成本低于内销原料的税收成本的优势。
(6)原料内外采购型:生产原料部分来自境外,部分来自境内,成品全部内销,内销成品的税收成本低于内销原料的税收成本。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和成品内销按实际状态征税,成品税收成本低于内销原料的税收成本的优势。
3.成品内外兼销模式。
(7)原料全部进口型: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境外,成品出口或内销。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和成品出区按实际状态征税或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8)原料全部内购型:生产原料全部来自境内,成品出口或内销。
企业主要利用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和成品出区按实际状态征税或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9)原料内外采购型:生产原料来自境外或境内,成品出口或内销。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和成品出区按实际状态征税或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4.成品保税流转模式。
(10)保税结转型:成品结转给境内加工贸易企业,或结转到另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政策,保税货物结转手续便利,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二)保税物流类企业。
1.出口集拼型:货物全部来自境外或境内,在区内仓储,拆、集拼后全部出口境外。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自用设备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以及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2.进口配送型:货物全部来自境外或境内,在区内存储,拆、集拼后向境内配送。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自用设备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以及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3.简单加工型:货物来自境外或境内,在区内开展刷唛、分拣、分装、改换包装等流通性简单加工后再出口境外或进口到境内。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自用设备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以及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4.国内流转型:货物全部来自境内,在区内存储后,再全部进口到境内。
企业主要利用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货物出区办理进口手续以及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5.物流综合型:货物来自境外或境内,在区内存储,或拆、集拼,或开展刷唛、分拣、分装、改换包装等流通性简单加工后,再出口到境外或进口到境内,或结转到其他综合保税区、保税监管场所。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自用设备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以及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货物出区办理进口手续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三)保税服务类企业。
1.研发、检测、维修型:企业在区内开展研发、检测以及维修业务。
企业主要利用进口自用设备及维修零部件免税、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和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2.保税展示型: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或经海关批准的区外特定场所,开展进口商品展示活动;也可拓展到综合保税区围网外开展保税展示交易活动。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开展保税展示交易退换货灵活,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3.服务外包型: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有关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等业务以及有关外包设备的维护。
企业主要利用进口自用设备及维修零部件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4.进出境运输工具服务型: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存储货物,为进出境运输工具(飞机、船舶、火车、汽车等)提供物料及有关服务。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自用设备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货物出区办理进口手续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5.产品推广服务型:企业为推广产品,在综合保税区内展示货物并提供使用培训、性能试用等服务。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进口自用设备免税、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区内保税货物无存储期要求、货物出区办理进口手续等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6.跨境电子商务型:电商企业依托综合保税区以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或特殊区域出口业务。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等政策,可以享受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7.其他服务型:经批准或授权,区内企业可以在国家相关政策明确的前提下,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以及其他新型保税服务业务试点。
企业主要利用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和区内企业免征增值税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综合税收成本有优势。
入区项目典型
保税加工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生产型企业,注册资本6000万美元,投资总额9000万美元,主要产品为硬盘电路板、读写头等。属于入区项目中的保税加工类企业成品内外兼销模式。
通过享受自用进口设备免税,境内采购原料退税、进口原料保税和成品内销按实际状态征税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企业每年产值稳定保持在50亿人民币以上,盈利水平稳定保持在1亿人民币以上,员工将近1500人。
赋予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内某加工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数字投影仪、背投电视机等加工制造业务,其主要原材料是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等。属于入区项目中保税加工类企业成品全部外销模式的原料内外采购型。
该企业选择参加赋予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业务试点,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国内货物入区不退税但离境退税、保税货物内销按料件征税、进口自用设备按内销比例补税等政策。
参加试点后,该企业解决了针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分别在区内区外设立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难题,并且投影仪等产品内销由原来的按成品征税改为按料件征税,企业有形及无形成本大幅下降,由此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元人民币。
选择性征税试点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内某加工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加工制造业务,其主要原材料是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等。属于入区项目中保税加工类企业成品内外兼销模式的原料内外采购型。
该企业为拓展国内市场,承接了高清液晶显示器的订单。该企业的制成品如直接内销则税收成本较高,若在综合保税区外另行设立公司生产内销产品又会增加成本。综合比较后,该企业选择通过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来拓展内销业务。
通过选择性征收关税开展内销业务后,该企业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累计内销高清液晶显示器64.7万台,与按照制成品缴税相比节约税收成本11564万元。通过选择性征收关税,该企业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市场进一步拓展,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
分拨配送型
珠海珠澳跨境工业区某物流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货运代理、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品仓储)业务,主要从事保税料件保税仓储以及二线配送业务。该企业属于入区项目中保税物流类企业中的进口配送型企业。
该企业通过将境外货物保税仓储于区内,根据境内大型生产型企业的实际需要,通过分送集报将货物及时开展配送。所配送的货物由境内生产型企业以加贸贸易方式进口。
通过保税仓储服务,为境内生产型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搭建了桥梁,通过分送集报,实际上让境内生产型企业间接享受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通关便利,降低了所服务的境内生产型企业的物流仓储以及报关成本。
境内外维修
福建泉州综合保税区内某航材维修企业,主要从事飞机复合材料零部件和系统的维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民航机的襟冀、航空结构部件等。该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境内外航空部件保税维修,属保税服务类企业。
随着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境内外维修”政策,2017年,该企业在国际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将维修业务重心由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国内维修业务拓展迅速,实现由单一国外维修向国内外兼顾服务发展。
2018年上半年,该企业维修项目进出口报关总值达20.27亿元,同比增长56.7%,航空部件维修品种从最初10余种拓展到现在的71种类,关联境内外航空公司达103家。
保税展示交易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某国际著名奢侈品企业,该企业在国内各大城市拥有众多品牌专卖店。
允许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后,该企业综合考虑认为这一业务可以依法、合规进行进口展示申请,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税的功能,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减缓企业资金压力,还可以促使孤品及定制品到中国展示,增加国内销售量。
该企业从保税展示操作模式试点开始,在实行保税展示的这几年中,保税展示业务量逐年上升。仅2018年以来,该企业已经举行了三次大型展示活动,展示产品金额约人民币7.16亿元,实现展示产品销售约人民币0.12亿元,缴纳税款约人民币328.6万元。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