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晃
一股清澈的热流撞击着透明的玻璃壁,旋即弹溅回来,裂成晶亮的若干股,把杯底几枚黛绿干枯的茎叶卷入怀中,渗透,浸润。不一会儿,干瘪的叶片魔术般舒展开身子,颜色也一点点向灰绿过渡,直至鲜嫩如初生。香味也凝结成汽柱袅娜地升起,打湿凑近的鼻孔和眼睛,一片氤氲中,望见遥远的烟雨迷蒙的山野。
我喜欢泡茶的过程。泡茶是一种还原,还原茶叶的本形,还原种植它土地的生态,还原滋养过它的阳光、云雨和霜露。
喝茶,其实是喝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因这推理,我对好茶渐生热情和好奇,更想一睹它生长的芳姿。“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然而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它就像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又像是绿意盈盈江南里的一段旧梦。
与它的邂逅,是缘分。那次应友人之邀,来到茶乡小镇金井,得以雨中寻茶。斜风细雨,雾气升腾,山路盘旋,我与它越来越近。我踩着古卷中平平仄仄的韵脚,淋着岁月中淅淅沥沥的细雨,前往寻它,只想在清浅岁月里偿还多年的念想,只想在如歌流年里打捞遗落的旧梦。
当我终于真实地站在它面前,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味茶,终于从《诗经》中走来,穿过魏晋风骨,走过唐宋风云,越过明清烟雨,落在了金井这座田园的小镇里。潇潇风雨之中的它,苍翠如初,摇曳生姿。这就是我在诗词里邂逅了千百次的茶?这就是我心心念念期许已久的茶?它是怎样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扎根于此?风霜雨雪,它是怎样熬过这天寒地冻,盎然于这人间四月天?在这百里茶廊一碧万顷的翠绿边,我久久伫立,默默地望着它,它也绿意葱茏地看着我,就这样,相看两不厌。
友人盛情邀请我,去尝一尝采摘的新茶。穿过古朴沧桑的茶马古道,我们来到一栋别具特色的建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井茶文化交流中心。
泡一杯金井绿茶,茶叶在水雾的轻盈升腾中一点点舒展,碧绿在茶叶的翻转沉浮中一寸寸还原,茶香在碧绿的恣意伸展中一缕缕溢出,毫无保留地吐出芬芳。深深地嗅一下,那是太阳的味儿、山泉的味儿、闲云的味儿、白露的味儿。轻啜几口,舌上粒粒滚动,一丝党参的清新,继而是稻、薯、桂花混杂的甘甜。
茶香升腾,由此及彼,山山岭岭,随风千万里。
在这茶园里,它要熬过一个霜降露白的秋天、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才能等来采摘的季节。三个季节的慢慢酝酿,才换来一季的精华。我相信,真正的好茶,一定来自深山,不染凡尘烟火的温度,不沾繁华俗世的尘埃,只带纯粹和天然。而金井绿茶,生长在这座群山环绕的小镇。这里层峦叠翠,泉水淙淙,云雾缭绕,山风习习;这里,陪伴它的是一轮皓月、一剪清风、一帘杏雨、一抹晚霞、一溪闲云。它和日月做了知己,和沙砾共了生死。它静守山中一隅,忘情山水之间。
它在白露苍苍、寒霜凛凛的磨练中,将山水滋润成天地的一方翠绿;它在风雨雷电、云树烟海的相随下,将日月沉淀成流年的一味馨香。山水是它的舞台,清风是它的背景,鸟语是它的伴奏,而它则是生命的主角。它饱经风霜、阅尽寒暑,终于将生命舞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望着杯中的茶,里面是翠绿的世界,流动的绿,漂浮的绿,升腾的绿,沉淀的绿。岁月浸染,让它不管经过怎样的烘制、压缩,只要遇到了好水,就会婉转千回,舞尽风华,溢出沁人的清香。金井绿茶,给金井这方青山秀水,增添一段诗意的传说,一抹亮丽的色彩。是它,剑走偏锋,将龙华山的巍峨写成了诗行;是它,蓬勃葳蕤,将百里茶廊的画卷点缀更加绚烂;是它,婉转千回,将清和金井的曲调谱写成动人新歌。
这茶树上,有着经年的故事;这茶叶里,有着生命的底蕴;这茶香中,有着岁月的高度。金井茶,汲取的是茶乡山水的灵气,滋润的是你我诗意的人生。一帘杏雨一山翠,一缕微风一茶香。再回眸一次,看它,摇曳于漫山遍野;闻它,飘香于斜风细雨;品它,淡然于万丈红尘。
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且将新火试新茶,哪怕年华老去,哪怕岁月荒芜,也要在这杯茶中读一剪翠绿的时光,听一段流年的往事……
(二等奖获奖作品)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