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林畅
通讯员 吴翠茹 陈湘平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寓意平安、吉祥与丰收,深受老百姓喜爱。昨日正值正月十五,“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悦动星沙”长沙县第十五届舞龙比赛在松雅湖中学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郭润葵,长沙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溢,县委常委、副县长白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艳萍,副县长彭正球,县政协副主席陈沃辉出席开幕式。
18个镇街600余人参与
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五舞龙比赛在长沙县已经举行十四届了,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追捧,今年是第十五届。如今,舞龙比赛已经成为长沙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一个传统项目。
来自全县各镇、街道的18支代表队、共600余名队员参加比赛。现场,舞龙队员们或动或静,组成优美的造型,用丰富的动作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巨龙翻滚腾飞的意蕴与雄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龙的精气神韵。
其中,青山铺镇舞龙队一条大龙带着两条小龙在激烈的锣鼓声中翻滚舞动,舞龙者穿着配套的黄色衣服,龙随鼓乐起,翻腾跳跃,燃爆全场;春华舞龙队自组建以来,短短数月共计演出30余场次,队员们热情越来越高涨;安沙镇的文化志愿者们组成了龙狮竹马队现场表演……整场演出高潮迭起、精彩不断,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声声喝彩,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笼罩全场,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最终,泉塘街道、黄兴镇、青山铺镇、长龙街道、安沙镇、湘龙街道获得金奖;星沙街道、路口镇、果园镇、高桥镇、春华镇、江背镇、福临镇、黄花镇、榔梨街道、北山镇、开慧镇、金井镇获得银奖。
舞龙与非遗精彩碰撞
除了精彩的舞龙比赛,各镇街还别出心裁地增加了花车、舞狮、器乐、彩灯等地方特色项目,尤其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
北山布龙是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长沙县特色,它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大摆龙,而是具有小巧玲珑的特点,将“二龙戏珠”“龙腾虎跃”“骑龙送子”等10余种舞龙技艺完美地融合到了结字布形中。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是在长沙县金井镇双江流传甚广的民俗语,说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大年三十晚上围炉烤火阖家团圆,到了元宵这天则挂彩灯、玩滚灯。滚灯车作为双江独特的民俗传承至今,入选市级非遗项目。赛场上,滚灯车来回穿梭,和舞龙结合起来,别有一番趣味。
据悉,本次活动由长沙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县文明办承办,以“崇德向上迎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为主题,旨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营造节庆氛围,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为适应长沙县发展新常态,提升长沙县软实力,实现长沙县全面建设高颜值现代化强县加油鼓劲。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