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周刊记者 蒋云侠
进入4月,工程机械行业的春天愈加盎然。近日,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湘军纷纷披露年报数据,其中三一重工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92.33%。
此外,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主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0%,9大类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5.5%,行业繁荣度恢复到历史高点。
支撑着亮丽成绩单的是实力!依托生产智能化、产品高端化、销售服务一体化,工程机械湘军正以超强的装备体系,锻造出一支上天入地、穿山跨海的超强战队。
三一重工2018年净利增两倍
三一重工3月31日晚间公布2018年年报,期内实现营收558.2亿元,同比增长45.61%;实现净利61.16亿元,同比增长192.33%。公司拟每10股派发2.60元现金红利(含税)。
公司表示,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5年的持续深度调整,优胜劣汰效应显现,市场份额集中度呈不断提高的趋势。2018年,受下游基建需求拉动、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等因素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增长,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行业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及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全线产品强劲增长
三一重工年报显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主导产品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等全线产品持续强劲增长;企业经营质量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国际化,数字化升级达成共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国际化实现新的突破。
分产品看,2018年,公司挖掘机械销售收入192.47亿元,同比增长40.8%,国内市场上已连续8年蝉联销量冠军;混凝土机械实现销售收入169.64亿元,同比增长34.64%,稳居全球第一品牌;起重机械销售收入达93.47亿元,同比增长78.26%,市场地位显著提升;桩工机械销售收入46.91亿元,同比增长61%,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且稳居中国第一品牌;路面机械等设备销售均实现较快增长,总体市场份额稳步增加。
在经营管理层面,2018年公司产品总体毛利率达到31.12%,较2017年增加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达11.29%,较2017年上升5.48个百分点。费用实现有效控制,期间费用费率为15.02%,较2017年大幅下降5.0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同比减少13.24%,利息收入同比增加2.7亿元。
据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整机厂销售挖机销量共计20.34万台,同比增长45%,销售数量创新记录。其中三一重工销售近4.7万台,刷新单年度挖掘机销量纪录,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3.1%。
推进智能化转型
2018年,三一重工对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包括营销服务、研发、供应链、财务等各方面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此外,公司双创平台湖南三一众创孵化器有限公司重点孵化和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项目,已获得“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4项荣誉资质。
在产品研发方面,三一重工也加大了智能化、无人化、节能环保产品研发力度,相关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压路机则可实现高精度位置检测、自动碾压作业、智能调度,实现网络、作业、安全等全面诊断,并具备自动避障、智能停车等自动巡航功能。
公司还开展了起重机无人驾驶、远程操控技术研究。开发了SRC600C无人驾驶越野起重机、SAC1100S全地面远程操控起重机等新产品,SRC600C能够实现主动避障、路径规划、高精定位等技术应用,SAC1100S则可实现远程操控和语音控制技术应用,并在智能化方面实现了一键展车及收车、自动挂配重、吊钩定高及稳钩等智能辅助作业功能,大幅提升作业安全性和效率,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起重机操控模式。
市场转暖、业绩攀升的基础上,三一重工自今年以来在二级市场获得了可观的涨幅,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超过50%。目前,三一重工的总市值已达1070亿元,重返千亿市值大关,在A股工程机械板块中排名市值第一。
中联重科 2018年净利增五成
近日,中联重科发布2018年度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97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51.65%。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64亿元,创历史最佳水平。
优势产业集群效益凸显
受设备更新换代、基建补短板、环保升级、人工替代等利好驱动影响,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板块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267.2亿元,同比增长49.12 %,毛利率26.85%,同比增长6.35个百分点。
2018年,工程机械板块持续推进产品4.0工程,在性能、可靠性、智能化、环保方面得到加速提升,其中14款4.0产品完成下线、研发出51款搭载智能化技术的4.0及衍生产品。
同时,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泵车、汽车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均稳固提升。
整体来看,土方机械蓄势待发,市场销售网络提前布局,研制的G系列全新一代土方机械产品上市;加速布局高空作业平台产品,发力新蓝海;机制砂、干混砂浆、喷射机械手业务市场拓展态势良好。
2018年,农机行业继续深度调整,中联重科农机板块通过严控成本,精简产品线等举措,实现加快培育农业机械的目标。其中,烘干机国内市场蝉联销量冠军,小麦机、甘蔗机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二位。
此外,公司与Landing.AI创始人吴恩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农机业务高起点跨入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金融业务方面,合作设立中联产业基金,成立融资担保公司,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海外市场方面,中联重科加速推进意大利CIFA转型为综合型全球化公司,推动m-tec中国成立独立运营实体,有序推进中白工业园项目建设,收购全球塔机领先制造商德国威尔伯特,进军欧洲高端塔机市场。
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从2018年报可以看出,中联重科全年各项利润指标大幅提升,利润增速高于收入的增速。报告期内,中联重科实现销售收入286.97亿元,同比增长23.3%,如剔除环卫业务,同口径增长39.2%。、
公司毛利额大幅提升至77.7亿元,同比增长56.4%;毛利率同比提升近6个百分点至27.09%。公司全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51.65%。
中联重科认为,2018年,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各项成本费用管控得力、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18年,中联重科严控各项成本和费用,随着销售规模的增长,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近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报数据显示,中联重科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达50.64亿元,同比增长77.62%,创历史新高。
资产运营效率方面,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少约123天,周转天数同比减少约55天。公司称,这主要得益于2018年良好的营运资本管控,资产营运效率大幅改善。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