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潘东晓
近日,在位于长沙县安沙镇的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内,校长杨全斌正拿着录像设备,帮着学校老师录课。上课的老师是一位“60后”,该堂课程要求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这对于年龄大的老师们是一个挑战。在杨全斌的帮助下,这堂录课顺利完成。
杨全斌来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之前,是长沙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得益于合作办学,长沙县与长沙师范学院联合创办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杨全斌被委以“重任”。然而,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区的生源基础、教师活力、学校发展情况等,一一摆在杨全斌面前,亟待他“激活”。
让学生“活”起来
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位于安沙镇,生源以当地农村孩子以及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杨全斌发现一个现象,对比城里小学,“这里的孩子太安静。”杨全斌说,特别是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孩子主动去争取机会表现自己。”
“要让学生‘活’起来。”杨全斌给自己确立第一个目标。课堂上,他和老师们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要求老师们少讲、精讲,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思考和参与。而在课外,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确立了简单易学的跳绳运动项目,开展全员跳绳活动。
一到课间,各个教室的孩子们蜂拥而出,在走廊上、操场上、空地上摆开阵势跳起绳来。孩子们因运动而快乐,更加开朗乐观,这也反映到了课堂上。
“现在孩子们在活跃程度上,虽然还比不了城区的孩子,但是慢慢在发生转变。改变满堂灌的模式,孩子‘活’了、快乐了。”杨全斌说。
让老师“活”起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学校一些老教师,临近退休仍然在不停地学习。”杨全斌告诉记者,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不少老师已经50多岁,但通过前往长沙师范附属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看到了农村学校教育与城区学校教育的差距,都在逼迫着自己不断改变和进步。
“我要做的仅仅是为他们创作条件和做好服务。”杨全斌介绍,长沙师范附属小学一有学习机会,就推荐老师们去参加;长沙师范附属小学开展活动,春建小学也同步进行。“老师们看到了差距,见识了更优教学方法,都有时不我待的感觉。”杨全斌说。
如果说老教师的成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那么年轻教师的成长活力则让人瞩目。30岁左右的欧赟,作为学校的年轻老师,去年从全县教师中脱颖而出,参加湖南省小学教师赛课活动,一举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让学校“活”起来
记者采访当日,学校活动室内,学生们正在排练节目,庆祝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排练中,孩子们昂首挺胸,落落大方。“我们请到了长沙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大学生们给我们做指导呢!”一位老师透露。
长沙师范附属春建小学与长沙师范学院北校区仅一墙之隔,学校充分利用这一高校资源,让学校“活”起来。
“一方面是将高校的老师专家、学生请进来,为师生家长开展讲座、社团服务等,一方面是我们走进去,和高校共同开展各类活动。我们的孩子还会登上长沙师范学院的各类晚会舞台进行演出呢!”杨全斌说。
“学生、老师、学校‘活’起来,这所农村学校将会越来越好!”杨全斌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