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临沂女孩徐某某今年高考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开学前夕,她接到号称“发放助学金”的电话,结果9900元学费全部被骗走,报案回家途中突然昏厥,因呼吸、心脏骤停不幸去世。悲剧的发生令人惋惜,但同时,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成了广大学子关心的话题。
每到开学季,就是诈骗高发季,近日,长沙县公安局发布电信诈骗防范提醒,公布常见的四类电信诈骗手段,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助学金诈骗。
骗子自称“某某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并告诉一个“省教育厅办公室”的电话XXX。骗子谎称这笔钱已经转入银行,让家长去银行通过ATM机进行转账,在转账过程中,辅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骗取钱财。
警方: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以证实真伪。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
2.谎称孩子住院诈骗。
骗子们以学校教导处老师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谎称其子女刚到学校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住院,需急需汇医疗费,然后在家长慌乱的情况下,一步步引诱受害人到银行转账汇款,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警方: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诈骗,这种诈骗手段由于信息资料较全,更容易令家长上当。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不要轻易汇款,发现诈骗尽快报警。
3.冒充学校相关部门骗取个人信息。
大学新生到异地入学,肯定要买一张当地手机卡。一些大学生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为理由,骗取银行卡号密码。还有的则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学校有关部门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4.招聘兼职诈骗。
部分同学想利用刚开学时,学业不太紧张的时候找份兼职工作,骗子针对这种情况,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媒介,传播虚假广告进行招聘兼职,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
警方:大学生在寻找打工信息时,不要盲目,更不要轻信那些以骗钱为目的的黑中介。此外,在找工作以及打工期间,大学新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与雇主见面时最好请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