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蓝) 自6月30日开始,长沙连续出现重度高温热害天气,部分地区已出现旱情。据预测,旱情有进一步蔓延趋势。长沙决定从今日起,全市启动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7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到长沙县,深入多个村组突击检查指导抗旱工作。他要求,要科学调度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减灾增收,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市区县领导李军、黎石秋、杨懿文、吴京生、杨忠文参加检查指导。
春华镇宇田蔬菜专业合作社因及时启动喷灌、滴灌为田地“解暑降温”,蔬菜秧苗长势良好。
沿着田垄走过,易炼红一边察看农田灌渠设施,一边询问抗旱工作准备情况。宇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高温天气来临前,合作社就反复检查了灌溉系统,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1200亩蔬菜基地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易炼红对合作社走高效节水的设施农业之路予以肯定。他说,长沙近期仍无明显降水过程,后期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保障人畜饮水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市场供应平稳、社会大局和谐。
“长沙县对水利设施投入较大,部署较早,2008年以来共投入近20亿元水利建设资金。”调研中,市县相关负责人向易炼红介绍,长沙县自2010年先后启动100多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当旱情发生时,这些水利设施的作用逐步显现出来,有力地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
易炼红对此表示肯定:“其他地方旱情很严重,但长沙县由于水利设施体系比较完备,面对旱情能够真正做到‘手中有水,心中不慌’。” 他指出,小水利设施建设有大效益,各级各部门要树立长远战略眼光,加大资金投入,针对陈旧、老化、落后的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提质改造,为防汛抗旱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报道见06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