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父亲的习惯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男人,个子瘦小,不苟言笑。

      父亲的生活也比较简单,他爱读书、看报,也爱收集、整理,多年不变的习惯就是把家里的各种书本、影集、票据很有心地整理保存,满满的档案盒子和柜子里装载着家庭成长的印迹,隐藏着逝去的美好时光,渗透着父亲对家人的浓浓的爱。

      在我家有一个很大、老旧的书柜,老式铜环把手,斑驳的红漆柜面,散发着浓郁的陈年旧事的气息。打开书柜,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我和姐姐从小到大读书时的课本、课外书。每年学期末,父亲会让我们把学过的书本整理成一摞,然后他很认真地把撕破的书面修补好,在书脊或书面上认认真真地写上工整隽秀的蝇头小楷,注明是哪一个女儿在什么阶段的课本,整齐地码进老书柜。这样年复一年,老书柜逐渐丰满起来。

      如今,每当我打开老书柜,感动之情便溢满心扉。我仿佛看见父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帮我们包书皮,仿佛看见父亲专心致志地整理书本,装订成册,仿佛看见父亲伏案挥毫,戴副老花镜在认真地誊写,那些缓慢而悠长的童年往事,慢慢浮现眼帘。满满一柜子的旧书籍,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索绕着父亲细细密密的爱。

      和八十年代的普通家庭一样,小时候,照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每一年的春天或冬天,父亲总会请照像师傅给我们照几张全家福。这些照片,被父亲很妥贴地装裱在一本老式相册里,下面贴上小卡片,注明时间、地点,末尾,还加上一两句记录我们成长的话语。父母亲年轻时的黑白照下面写的是:“从革命的友谊开始!”父亲六十大寿那年,我和姐姐挽着他的手臂那张照片,父亲则深情地写道:“两个女儿,是希望和财富,各得其所,倍感安慰。”

      前一段时间,北京女孩“大萌子”在微博晒出与父亲三十年的合影,感动了无数网友。而每每翻开我们家的相册,我又何尝不是眼眶湿润,那些黑旧的、泛黄的老照片和父亲的文字,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记录着父母亲几十年人生拼博的艰辛。每一张照片背后,是时光沉淀的深情,是家人相守的温馨。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爱,给予我们家庭的欢乐时光,同时,也因为他们的爱而爱着,也被他们的感动而感动着,一辈子,都是。

      一直以来,父亲在我们心中是刻板、严肃的,但翻开父亲多年来精心整理的家庭档案,又能深深地感受到父亲的习惯背后的温柔、情深和无以言表的爱。而这些家庭档案,是我们温暖、平静的家的缩影,从今往后,弥足珍贵。

      (节选,本文荣获长沙县史志档案局、县作家协会、星沙时报社联合举办的“红色档案杯”让档案走进家庭有奖征文三等奖)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