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新愿景 新征程(A06)

新愿景 新征程(A07)

新愿景 新征程(A13)

新愿景 新征程(A15)

返回版面

全面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引擎 聚力构建强南富北产业新业态

  • 唐杨松 唐杨松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也是顺应当前旅游业消费潮流的一场变革,更是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革命。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更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周边地区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危机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律的紧迫感、“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主线的责任感,要求我们在“十三五”发展征程中,全面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引擎,聚力构建强南富北产业新业态。为此,我建议:

      确立形象品牌。按照“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国性旅游产品、区域性休闲旅游首选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围绕“三湘首善”底蕴,弘扬“敢为人先”湖湘精神,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全域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形象标识,全面体现“湖湘文化融合之都、山水田园休闲胜地、中部临空会展名城”的整体形象。全力唱响田汉文化、弘扬国歌精神,塑造全域旅游文化地标。

      优化空间布局。依托县域旅游资源和交通格局,统筹构建“一园·六区·四小镇”旅游发展格局:“一园”即田汉戏剧文化园。“六区”即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工业旅游区;金井、高桥、路口康养旅游度假区;开慧、福临、青山铺、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江背、黄兴、榔梨浏阳河风光旅游度假区;星沙、湘龙、长龙、泉塘、安沙商贸休闲度假区;黄花休闲游购景区。“四小镇”即开慧板仓小镇、路口温泉小镇、金井茶香小镇、榔梨文化古镇。

      构建项目体系。筛选重点旅游项目,统筹构建“2+5+12”全域旅游项目体系。“2”即2个地标性引擎景区工程,打造田汉戏剧文化园、长沙青山国际生态旅游区。“5”即5个支撑性重点景区工程,打造杨开慧纪念园、松雅湖湿地旅游观光区、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工业旅游走廊、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观光区、湖南影珠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即12个辅助性配置景区工程,打造黄兴辛亥革命文化纪念园、浏阳河文化观光走廊、长沙(空铁)综合保税旅游购物景区、麻林温泉康养度假区、中国长沙慧润乡村旅游景区、陶公庙道文化园、湖南北山生态健康养老休闲区、安沙棠坡清代民居景区、湖南春华红旗文化公园、黄兴磨盘洲景区、高桥多彩文化园、湖南湘绣创意馆。

      推进产业融合。全力构建环长沙市城区休闲体验农业圈,引导举办油菜花节、采茶节、樱花节。依托中联重科、三一、上海大众等企业,重点发展工业旅游。充分利用松雅湖重要水体,探索定期举办自行车、马拉松、皮艇等国际国内文化体育赛事。积极推进“长沙县礼物”品牌建设,促进旅游商品研发,利用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海吉星物流园,推进旅游免税店、直销店建设,建设购物旅游目的地。加快与周边地区旅游线路共推、旅游平台共享,策划“韶山+开慧”、“花明楼+堂坡清代民居”旅游“双子模式”,构建统一、便捷、有序的区域旅游大市场。

      加强对外营销。实施品牌宣传战略,加强“三湘首善·活力星沙”主题城市形象宣传。加大媒体投放力度,丰富媒体手段,在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区域,设置长沙县旅游宣传标识,尝试在机场、高铁站、地铁站以及飞机、高铁、地铁上投放宣传广告;积极承办中国(长沙)国际帐篷节、环松雅湖半程马拉松赛,积极培育和打造陶公庙庙会等节会品牌,打造旅游宣传亮点和热点。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