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罗展 实习生 宋宵宇)近段时间以来,长沙县持续高温少雨。昨日,记者从高桥镇获悉,该镇各类蓄水工程蓄水偏少,镇政府号召全镇村组节约用水,并采取蓄、引、提等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让各水库、山塘、河道蓄水保水,保证农田灌溉,同时抽取河水用于灌溉,为农田“解渴”。
“以前主要依靠雨水 ,只要天不下雨, 禾苗就会失收。”维汉村村民汤友德家有4亩田,还土地流转了20亩,这几天农田里来水了,让他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通过从乔里河抽水,采取提水的方式灌溉农田,这样有效缓解了旱情,暂时对禾苗影响不是很大。”
据介绍,维汉村位于高桥镇的西北部,是该镇的易旱区。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抽穗期,需要大量灌水。近期受持续高温影响,维汉村的不少农田旱情严重。在村支部副书记刘耀刚家的稻田中,记者看到,发白龟裂的农田里,有些裂缝达10厘米宽。
“如果没有及时抽水的话,我们这片的秧苗全部插不下去。”维汉村村民王昔说,以前田里没有水的时候,田都发白,禾苗都干死了,现在随时随地要水就可以抽,而且还可以把池塘全部灌满水蓄好待用,“30多年来从没见过缺水这么严重,幸好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
原来,为了保证农田灌溉,高桥镇水务管理站从流经高桥镇的乔里河、金井河抽水,进行提水灌溉。
在田埂边,记者看到,还有不少水经方形进水口流入农田里。一根200余米长的蓝色软管,每天从乔里河中抽取2000多立方米河水至桐仁桥灌区一级支渠,随后河水流入各个小型渠道进行农田灌溉。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抽水灌溉后,维汉村2000余亩农田里水量逐渐充盈。
高桥镇水务管理站站长王明辉告诉记者,6月份时他们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沟通,从县抗旱服务队(赤石河水闸管理所)借调三台7.5KW水泵和一台4KW水泵,分发到受旱严峻的百录村、维汉村、范林村和高桥锦绣社区。
“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官网、村村响广播系统等多平台,发布抗旱节水倡议书,倡导大家节约用水。”高桥镇相关负责人说,7月,他们购置了6台水泵、700米配套水管、600米电缆,目前都已分发各村用于抗旱。此外,各村、社区还自费购置41台抗旱设备水泵,配合自有的93处机台,已顺利浇灌1.04万亩农田。
□相关新闻
科学合理调度水源,保障抗旱用水需求
星沙时报讯(记者 李文婧 通讯员 罗美 常宽宽)“水来了,水来了,水引过来啦!”近日,长沙县北山镇石常村村组干部经过几个昼夜努力把抗旱的水引到组上后,当地群众连声叫好。
今年7月份以来,天气持续睛热高温,加上今年5月和6月降雨偏少,造成水库蓄水比往年少,河流、水库、塘坝水位偏低。北山镇按照抗旱预案,结合抗旱动态,科学扎实做好部署,保证了农田灌溉。
记者了解到,此前,北山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党政领导、镇防指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及11个村(社区)支部书记召开了工作调度会,全面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建立健全抗旱工作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并搞好各类水利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
同时,该镇多措并举,科学合理调度水源。“上型水库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先报告后用水制度,4座小一型水库用水由镇水管站统一调度,并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放水;9座小二型水库由属地村(社区)负责管理,村民用水需经村级主要负责人同意方可放水。在县级白沙河及敏新河、狮山河、荣合桥小河、官桥小河、福安小河等5条镇级河流修筑抗旱挡水坝8座,拦蓄水源;强化对各村(社区)山塘、河坝的管理,坚持‘一把锄头放水’,每一座水库山塘明确一人负责管水放水,坚决杜绝浪费现象发生。”北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抗旱工作,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