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林畅 实习生 宋宵宇
34年前,长沙县有一群小伙子,从3月到9月,跨过农民最忙碌的双抢,从县级比赛打到市级、省级,最终走上全国赛场。1984年,他们组成的干杉乡农民男子篮球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农民首届“丰收杯”篮球赛。那一年,也是长沙县大球类体育项目在全国赛事上的首次亮相。
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长沙县的体育事业历经拼搏。每当一处处体育场所投入使用、一名名运动健儿走上领奖台,家乡人都感到无比自豪。如今,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晚霞将尽,长沙县小区、学校、广场、公园,处处都能看见散步休闲、健身锻炼的人群,体育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推移日益丰富。
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比赛,全民健身深入农村
1984年9月,穿着印有“湖南”字样的篮球服,李跃进、盛安民、周志平、孔清、易炳海等10个小伙子回到家乡——长沙县干杉乡(现黄兴镇),满是自豪,走出门腰杆挺直,球服一天也不愿脱下。代表省里参加全国赛事,这可是无比荣耀的事。
34年过去了。2018年8月,在长沙县黄兴镇干杉中学的篮球场上,今年刚退休的60岁体育老师李跃进与几个老伙计重聚忆往昔,边聊边拿起篮球随手一投,球轻松入筐。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矫健的身躯也印证了运动健身的回馈。篮球场的对面是学校礼堂,当年就是干杉中学的室内篮球场,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干完农活再去训练。“当时全县仅有两个室内篮球场,干杉中学就是其中一个。我们都搬过砖、挑过砂哩。”
“也就20岁的年纪,从没想过能打进全国赛,当时分田到户没多久,我们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人埋怨说是不务正业。可我就是喜欢,拼着一股子劲训练,干完活再累也要练。”回想当年,54岁的盛安民言语间满是畅快。
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参加集训,没有专业教练,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他们在全县、全市、全省脱颖而出。当得知要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赛事时,大家都无比激动。在贺龙体育馆封闭训练1个月后,篮球队前往河南参加全国比赛。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奖项,但作为当时从最基层走出去的农民选手代表,大家能在全国赛事上崭露头角已是满心欢喜,这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不务正业”的篮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参与篮球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1984年起至1999年,长沙县连续15年被评为长沙市“达标”先进县、4次被评为省“达标”先进县。1996年长沙县还获得了“全国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县”称号。当时,各乡镇都成立了体育组织,农村体育广泛深入,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龙狮、龙舟、篮球、门球、长跑等逐渐成为传统比赛,全民健身成为热词。1998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就曾以“长沙县全民健身真红火”为题报道了长沙县全民健身活动的情景。根据资料记载,1999年,长沙县拥有各类健身队伍8000多支,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人口达26.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5%之多。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场地设施越来越完善
今年78岁的曹伯勋家住星沙街道黄金塘社区,自2000年杉星门球场建好后,他已打了18年门球。现在,每当清晨天气好时,他就会吆喝老伙计一起在门球场比一比。“刚建好时是泥巴地,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2010年改造成了人工草坪,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好玩!”曹爹精神矍铄地说。
原长沙县体育运动局局长黄经武回忆道:“1996年开始,县里的体育场地建设档次越来越高,有了水泥场地,还有了灯光,足球场也有了草皮,田径场有了塑胶跑道,跟以前的满地泥的场地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每个乡镇都建有水泥球场、门球场和文体活动室,每个村组都有健身场地和器材。
随着长沙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群众锻炼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群众性体育活动更趋活跃。2000年,长沙县迈入“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城乡,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掀起高潮。田径场、体育馆、篮球场、游泳池、门球场以及各类健身乐园、健身房、文体活动室、小旱冰场、台球室、乒乓球室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全县体育场地建设总面积共164.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2.2平方米。
除了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建设,社会力量兴建体育场地设施也蔚然成风。民营企业主王明强、王锡漳两兄弟总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冠亚体育中心(现长沙师范学院内),该中心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体育场、1500个座位的体育馆、标准室外游泳池等设施;还有个体经营户投资兴建保龄球俱乐部、射击俱乐部、射箭俱乐部、台球城、乒乓球室、健身健美中心、滚轴溜冰场等;农民也奋起建设自己的体育场地:春华、花园、沿江等地村民们自己凑钱在楼前屋后修建水泥球场,鹿芝岭村、石背村、杉星等地农民们在山边空地自发挑土填坑建设简易门球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41%。
体育场地有了,赛事也多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春华的农民篮球、榔梨的健身操和腰鼓、江背的门球、黄兴的龙舟、星沙的龙狮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品牌。
“一些农民运动队练出水平后,还自费到北京、南京、九江、郑州等地参加国际和国内的比赛。”黄经武告诉记者,全县群众体育蓬勃开展,1992年至2002年期间,黄兴镇跻身“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行列,长沙县连获“湖南省体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竞技体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长沙县籍运动员刘英姿参加射击多向飞碟比赛,成为长沙县历史上参加奥运会赛事第一人,2012年还参加了伦敦奥运会。
惠民工程遍地开花,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
免费游泳和免费学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2018年暑假,长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为全县的中小学生准备了一份体育大礼包,免费为学生开放3处游泳馆,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分2期免费培训,共有千余学生享受实惠。长沙县的暑期免费体育项目培训自2014年启动,已持续4年时间,免费项目逐步增加,培训人数逐渐增多,每次都报名火热。
小孩有福利,大人福利也不少。自2016年开始,长沙县文广局将体育项目培训纳入年初工作计划,目前参与免费培训人数已有2千余人。培训由长沙县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承办,项目含太极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健身气功、体育舞蹈等。
“年轻时忙着赚钱养家,没时间也没有钱去学习跳舞。”51岁的学员周银辉说,2016年开始,她每年都会报班学习不同的舞种。自从学了跳舞,她以前因常年弯腰做事导致的腰伤逐渐恢复,也不驼背了,精神状态更好了。“多亏政策好,不花钱就能学舞蹈,还能交朋友。我会喊上小区的姐妹们一起学。现在,我学会了民族舞、拉丁舞,以前想都不敢想。”周银辉高兴地说。
除了免费学体育项目,体育场馆也免费向群众开放。2013年起,长沙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部分学校寒暑假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今年暑假,全县有13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惠民工程遍地开花。
体育惠普大众。从黄土地、水泥地,到专业的塑胶跑道和训练馆,人们的健身环境在改革开放4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氛围日益浓厚。广场舞、门球、篮球、足球……每年,长沙县都会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今年还举行了首届机关运动会。如今,走进长沙县,健身的身影四处可见,健身的项目丰富多彩,健身的活动遍布城乡,这是现在长沙县人多彩生活的展现,也是长沙县人崇尚健康、乐享运动生活理念的体现,全民健身掀起新高潮。
1984年全国年度大事
3月26日至4月6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城市,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一个新的重要步骤。
4月6日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规定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除未满十六周岁者和现役军人、武装警察,以及正在服刑的犯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员,均应申领居民身份证。
9月26日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10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1984年长沙县年度大事
1月1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沙县筹备委员会成立。
1月5日至7日
长沙县召开发展商品生产经验交流会。会上向谷塘公社机械化养鸡专业户胡正奇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共青团中央、全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农村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证书及奖品。
4月4日至10日
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沙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协首届常务委员会。
5月
遵照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撤销人民公社制度,建立41个乡(镇)人民政府。
8月29日至9月12日
干杉乡农民男子篮球代表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农民首届“丰收杯”篮球赛。
9月
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石门乡“全国优抚安置先进集体”称号。
10月
县立第一中学学生毛健获全国物理、数学竞赛及全省微电脑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余华章获全国数学竞赛湖南第一名。
11月
长沙县建成全省第一座按标准设计的广播电台。12月15日正式按调频台播音。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