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欧亚琦 蒋炼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安排部署,全面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长沙经开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推动项目加速成长。与此同时,“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也来到项目建设一线,领导干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推动各项政策入企惠企、落地落实。这些举措,都让长沙经开区内的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长沙经开区共引进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350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9个。项目建设方面,2018年长沙经开区纳入市对区考核的重大项目中,新建项目28个,除取消、置换的外,剩余24个项目,10月份已全部认定开工,开工率达100%。
铁建重工
超长距离、超长寿命敞开式硬岩隧道TBM研发成功
铁建重工是国内唯一一家没有与国外厂家合作、没有购买国外图纸和专利的掘进机研发制造主流企业,拥有世界一流、国际领先的掘进机制造基地,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已连续四年占据国产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市场占有率85%以上的TBM和大直径盾构机已成为国产第一品牌,被广泛应用于国内30多个省市的地铁、铁路、煤矿和水利等重点工程。
此次研发成功的岩石隧道掘进机是一款特种TBM,其刀盘直径长达7米,重量135吨。这样的一台掘进机,每天能嚼碎2800立方米的岩石,可以填满1个国际标准游泳池。一台TBM可实现20公里到35公里的超长距离掘进,虽然机身有230米长,装了5万多个零件,但其具有超长待机的生命力,所有的零件寿命都是原先的两倍。
铁建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TBM掘进的距离越长,制造难度就越大。因为长距离的隧道穿行对设备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掘进刀具,有着严苛的标准。为了开发出新设备可用的刀具,铁建重工联合多家高校团队,对刀具的材质、外形进行反复试验,才成功研发出合格的刀具。
该负责人介绍,早在2014年年底,国产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敞开式TBM在长沙的铁建重工下线,结束了我国作为TBM应用大国却不能自主设计制造大直径TBM的历史。到如今,铁建重工占据了国内85%的市场份额,培育的国产TBM产能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带动国内上下游配套产值超过10亿元。
磐吉奥汽车部件
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
磐吉奥(湖南)工业有限公司的总部是加拿大磐吉奥集团公司,是一家集汽车零部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去年4月,该公司在星沙产业基地投资4亿元,启动建设磐吉奥集团(湖南)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磐吉奥(湖南)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占地150亩,计划总投资4亿元。目前正在建设装配车间、冲压/注塑车间、模具车间、研发中心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达80547平方米。该产业园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值15亿元左右的生产能力,并将成为磐吉奥集团的亚太总部及研发中心。
据了解,一期项目于2017年4月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计划12月底竣工。
湖南烁普新材料
新能源电池隔膜项目入场8个月即投产
湖南烁普新材料是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池隔膜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有16项,在申请专利30项。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油性涂覆和芳纶涂覆隔膜,为国内首个技术发明。
公司高品质动力锂电池隔膜智能制造项目于2017年11月入驻经开区,已列入“五个100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名录”。一期计划建设4条隔膜生产线和8隔膜涂覆生产线,目前第一条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从入场到投产只花了8个月,创下了隔膜行业的投产速度奇迹。
走进这一条全新建设完成的现代化生产线,整个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工人。湖南烁普新材料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长达250米的产线全数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整条生产线只需要6人就可完成操作,每年可生产5000万平方米的锂电池隔膜。
目前,湖南烁普新材料已经收到了大量订单,新产线正加班加点生产。“一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就能用去5000平方米的电池隔膜。所以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只能满足国内电动车的龙头企业。”上述负责人说道。
东方智造港
东方智造港是长沙经开集团在长沙经开区运营的首个创新创业基地综合体,有7栋甲级研发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米。
东方智造港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整合国内外高端资源,融合先进的产业技术,形成智能制造、汽车配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同时,园区内提供完善的人才、金融、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将打造长沙东部地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园中园(城中港)。
东方智造港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在园区拥有全资子公司9家,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共10家。得益于经开集团的强大背景,东方智造港将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科技园区。预计在此工作生活的人将达到2万人,辐射周边数十万人群。未来,园区势必将成为区域产城融合示范性项目。
京东无人车
全球首个智能配送旗舰站即将落成
10月31日下午,在东方智造港C3栋一楼,京东配送机器人在做穿过电子感应门、进入室内的测试。在这栋五层的楼里,没有任何GPS信号,要实现室内的定位和导航,对于室外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目前京东已经实现了这一点。他们将在这里建立全球首个智能配送旗舰站。
“这个智能配送旗舰站占地面积600平米,站点覆盖范围5平方公里,其中机器人配送范围一期为0.5平方公里,包括科技新城一期二期、铭城绿谷、佰羊大厦等地。”京东X事业部自动驾驶部运营总监刘向东介绍,像这样的站点,每天可以运送2000个订单,按照其设计目标,站点将来50%的订单由配送机器人完成。
据了解,目前项目施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计划11月22日正式启动场地运营。京东已经在长沙经开区建立了三个运营站点,分别是“远大站”、“星沙站”和“科技新城站”,此三个站点的配送任务部分都是由京东配送机器人完成。
智能视网膜
致力于让盲人重见光明
东方智造港“卧虎藏龙”,在京东无人车附近的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研发的智能视网膜,不仅是盲人朋友的福音,也将丰富长沙经开区的产业链,助力长沙打造成世界眼科之都。
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金眼智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及其公司核心成员、智能视网膜之父马克·霍默恩教授、戴聿昌教授、罗伯特·格拉布教授与数位世界工业界顶级工程师在长沙联合注册成立。公司旨在推进“智眼”智能视网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由马克教授发明的新一代产品智能视网膜植入手术,迄今为止已经在全球范围成功完成400多例。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综合办副主任向颖介绍,智能视网膜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部器件,一个是内部芯片。微智视网膜的芯片,可以通过植入手术与神经对接,外部器件则是一个墨镜,墨镜上有一个微型的摄像头,它会将捕捉的信息无线转化传输到芯片,刺激神经产生视觉。
目前,该企业正在研发第三代智能视网膜产品,GLP实验室将于今年年底竣工,2019年4月将启动动物实验,9月将开展首例植入手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