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罗展
这里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有着蓬勃发展的城市节奏;这里是一个令人迷醉的梦里桃源,不失小镇的田园风情与自然淳朴;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是一座在快慢交织的节奏中不断进化的城镇——安沙镇。
在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描绘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美丽画卷;在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报告提出了“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加快建设‘四更’长沙”,勾勒了未来几年长沙发展的宏伟蓝图;长沙县十三届党代会明确了“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发展远景。为了与各级党委提出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总体布局相一致,安沙镇提出了“融城提质、产业强镇、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美好愿景的一致,为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前提条件。具体落实如何呢?一年来,安沙镇党委政府做出了生动实践,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顾篇
强南富北
亮点点击:依托区位优势,构建“强南富北”的安沙新格局。
精彩回放:
“安沙镇是一个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的活力之地。”安沙镇党委书记李洪说,近年来,107国道、京港澳高速、长沙绕城高速、物流大道、万家丽北路、黄兴大道等多条主干道通达安沙全域。安沙镇地貌呈长方形,辖区内的南北部分别属于松雅湖商贸区与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推动区域发展,近年来,以南北产业差异发展均衡化为指导,安沙南部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向以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为主的优势产业群靠拢,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商业体系。安沙北部不断推进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并积极探索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和民宿旅游产业格局。
工作盘点:
如果说,安沙南部的发展已和星沙城区融为一体;那么,在北部的一些村和社区,碧绿的田野和秀美的山水,令不少都市人流连忘返。
安沙镇依托恒广国际物流园,培育现代物流业,逐步把安沙建设成特色明显、富有活力、服务全市、辐射中南的物流集散中心;依托安沙国际建材城和鑫瑞祥,大力发展商贸业,将安沙打造成高端国际化的集中专业物流仓储中心;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升级,推进优势农业产业集聚,天艺生态农庄、千惠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逐步壮大,新景园食品、湘蕈食用菌农业企业产值逐步增长;借助北横线、万家丽北延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探索居家养老、民宿旅游、乡村旅游等服务模式,大力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验、观光农业。
民生立县
亮点点击:长沙县以“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形式确定了10个试点项目,安沙镇占3个。
精彩回放:
6月14日,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县委书记曾超群率队观摩安沙镇的两个试点工程,一个是安黄线十字路口的提质改造,另一个是谭坊村的"孝"文化广场。按照观摩计划,在安黄线路口停留10分钟。但实际上,大家在安黄线路口看了近20分钟,曾超群在听取了情况介绍后进行了点评,中途还下车参观了安沙党建文化公园,并在黄泥咀“孝”文化公园观摩了近半小时。在观摩后的座谈会上,长沙县领导多次提及安沙并点赞工作。
工作盘点:
自长沙县委、县政府提出“民生立县”的发展战略以来,作为长沙县民生立县试点单位之一,安沙镇党委政府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参照县委的项目建设模式,通过“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分别于2016年、2017年,在6个合并村每村铺排一个50万元以内的民生项目,目前已完成三个村,还有三个村正在申报。
“为了改善民生,我们通过分层次召开征求意见会议,公开征集‘民生工程’,把‘政府配餐’转为‘群众点菜’, 号群众需求的‘脉’,办群众期盼的事,将‘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李洪说。
此外,根据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组级次干道建设、农村小水利等问题,安沙镇制定出台了“安沙镇组级公路建设以奖代补方案”、“美丽乡村示范组以奖代补建设方案” ,2016年完成组级公路建设资金65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 300万元。今年小水利投入400万元。
精准扶贫
亮点点击:由“实”入“深”,脱贫攻坚蹄疾步稳。
精彩回放:
安沙镇辖16个村(社区),镇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有贫困户361户,已建档立卡对象1098人。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安沙镇建立健全精准识别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确保识别工作全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做到不漏一户符合标准的,不进一户不符合标准的,以公平提升扶贫工作的公信力,以公平打消贫困人口的担忧,以公平铺就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坦途。
安沙镇从被帮扶村实际出发,以发展“一村一策”为抓手,着力强化产业帮扶,将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激发自身“造血”功能。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工作盘点:
长沙县五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长沙县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全镇贫困户提供优质水稻种植产业化扶贫,其中五龙公司提供谷种、农药、肥料和农机等服务,帮助贫困户开展优质水稻种植。长沙县山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吊瓜和水产养殖扶贫,帮助湖南省级贫困村宋家桥村43户贫困户,发展水稻+小龙虾养殖、黄麻羽蛋鸡养殖和有机蔬菜种植项目。采取村委会+农户的模式,在自愿的原则下,开展优质黄牛养殖产业扶贫等。
随着脱贫攻坚日益深入,安沙镇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脱贫摘帽只是短期目标,持续稳定增收、保证脱贫持续性,实现全面小康才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李洪表示。
展望篇
亮点一:“一地一区一镇”为总揽
将安沙打造成为长沙城北的首善之地,创新创业的聚集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镇。
亮点二:努力实现“两争三提升”目标
即争创“长沙市十快乡镇,争取财政总收入突破两亿元,群众生活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管党治党水平不断提升”的奋斗目标,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安沙而努力奋斗。
亮点三:坚持16字方针
始终坚持“融城提质、产业强镇、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实现产业融城提质、设施融城提质、管理融城提质。产业方面,南部“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物流和商贸服务业,北部“稳一强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产业融城提质。加快北横线、纬六路、纬七路、“两路一桥”的建设,加大交通指示牌、文明指示牌、社区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菜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园区地下管网和水、电、气等设施与城区对接,启动集镇夜间景观建设,实现设施融城提质;狠抓文明创建,实施“最严城管”、“最严安监”、“最严市监”、“最严交管”、“最严控违”,加大执法力度,实现管理融城提质。
走在乡村小道上,只见道路整洁干净,两旁是生机勃勃的菜园和满是繁花绿草的美丽庭院。古朴茶亭里,有人在悠闲品茶;手工豆坊内,一位大姐正推着磨,兴致勃勃地磨豆腐。如此安逸的田园美景,只是安沙镇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一个缩影。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安沙已然成为长沙北拓、城乡一体的战略要地。
此外,安沙镇坚持“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的方针,以“欢乐大家唱”群文活动品牌为平台,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利用七一、八一、国庆等节日积极开展党建知识竞答、文明知识竞猜、“十一”主题诵读、第三届广场舞赛等大型活动,不断满足镇域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继续推进新华村大型文体健身活动场地建设,完成文化站篮球场、门球场的修缮,营造良好的文化体育活动氛围。一幅欢乐祥和、秀美安沙的画卷在三湘大地徐徐展开。
数看安沙
今年上半年安沙镇镇狠抓各项经济工作,全力落实相关任务目标,全镇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1-6月份,安沙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59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年度任务(21亿元)的59.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5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年度任务(48.6亿元)的77.1%;完成市外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亿元,占年度任务(7.21亿元)的7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亿元,同比增长26.6%。全镇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