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0)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2)

返回版面

以改革为动力,让多彩水乡再次蝶变

春华镇以求新求变的闯将精神,力求从传统农业小镇向现代都市田园转变

      

      ◎星沙时报记者 陆继华

      通讯员 唐利坤 周维

      从长沙往东50里,在浏阳河畔,有一个多彩的小镇,镇在水中、人在景中,依山傍水、渔歌互答——这便是春华小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南省委的主要领导在这里亲自劳作,为全省的农业做出了示范,也因此有了“湖南农业看春华”的历史佳话。几十年的春华秋实,这个生态农业小镇养育着勤劳纯朴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然而,再美的“桃花源”,也要有变革的勇气和思维;守住了绿水青山,也要向往着金山银山,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是最终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在这个宁静的水乡小镇春华,一场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变革逐渐升温,从干部队伍的建设到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再到基础设施的革新……这场以改革为动力的巨变,让这个多彩的水乡再次蝶变,向着山水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方向阔步前进。

      打破常规,进行用人机制的变革

      欲求变于事者,必先谋变于人。

      今年春节刚过,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全镇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作风精干、勤政廉洁、办事高效、素质过硬的机关干部队伍,春华镇党委和政府拿出改革者的坚毅勇气,打破常规,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对机关中层干部、办所负责人等共计35个岗位进行竞聘上岗。通过激烈的角逐,一大批年轻有为、勤政廉洁的普通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在半年多的工作实践检验中,他们或独当一面、或积极作为,为全镇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局面。

      对基层工作而言,调动、激发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地方发展事业的关键所在。在今年4、5月份的村(社区)“两委”换届过程中,春华镇始终把搞好村(社区)换届视作一场战役,不唯权、只为实,不唯势、只为人,确定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镇原有60名村社区干部,调整去职17人,新选任10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鲜血液的注入加上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强力提振了村社区基层干部的精气神和干事的氛围。

      用好一个子,下活一盘棋。作为“十三五”的关键之年,春华镇在民生建设项目铺排、精准扶贫攻坚、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的变革

      社会向前发展,传统农业亟需向现代农业转变。春华小镇,梦里水乡,肥沃的土地濡养着一方百姓,一些求变的农民也自发改变种植模式。春红花卉、春荷现代农庄、宇田蔬菜基地等农业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这股春风。近年来,春华镇以一种求新求变的闯将精神,从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积极作为,力求把春华这个传统农业小镇,快速向现代农业都市田园名镇转变。

      在花园新村,一千亩农田集中流转给企业,再由企业吸引外地农户前来种植荷花,形成农业+旅游+餐饮的产业链条。在洞田村,3500亩的油菜花连片种植,“水稻+油菜+旅游”的模式几何级数般地实现了土地的增值。

      转型发展,要因地制宜,也要着眼于外部世界、因时制宜。7月底,镇党委书记李壮宇带领一班人马对广东、云南、上海的花卉产业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外部经验,着力打造时鲜花卉走廊,由政府提供土地、建设花棚,吸引广大花卉爱好者拎包来创业。栽起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内力与外力的结合,意在把春华的花卉产业做大做强。

      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并规模化发展,才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2016年底引进的健康城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意在以颐养小镇建设为核心,构建健康产业生态链,打造高端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开元仪器和新长福两家知名企业投资的长福农庄、九旺农庄等为代表的高端农庄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这些以农业主导、以第三产业为配套的复合型经济实体的高速发展,春华也正向都市田园小镇飞速转变。2017年6月,春华镇被评为“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快乡镇”。

      集合力量,进行基础设施的变革

      月上柳梢头,人约渡槽下。春华渡槽、红旗水库等传统农业文明时期留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曾让春华这个小镇远近闻名。然而,时代的变迁,许多设施已改变了它的历史功用,也不能满足于当前发展的要求。作为农业小镇向经济强镇转型跨越,多彩水乡向都市田园转变,集合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革新,一直是镇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位于金鼎山社区与大鱼塘村交界处,投资1.4亿元、占地90亩的新春华中学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它可容纳36个教学班级,是全县乡镇最好的寄宿制中学。

      投资2300万元的春华卫生院已投入运营,其标准化的设施和运营管理,堪称全县乡镇最好的卫生院。去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乡镇卫生院候选。

      投资2200万元的春华敬老院项目已投入使用。为众多弱势老人提供一个璀璨的夕阳生活。

      春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春华镇党委和政府不懈的追求。

      2015年,春华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小镇、连续两年获评长沙县特色镇。坚持规划引领,形成了《春华镇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等规划设计成果。整合资金超10亿元强力推进“三个十”重点项目。大鱼集镇综合整治、红旗路提质改造、春华集镇(棚户区)综合整治、S207白改黑、天鹅山组团整治、S207线和开元东路东延线等主干路网实现亮化等项目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利用平台,进行整体形象的变革

      “湖南农业看春华”,上世纪60、70年代,湖南省委的主要领导来春华亲自劳动,为全省农业作出示范,春华也因此闻名全国。由于历史的惯性,在外界的眼中,春华一直是宁静、详和、秀美的江南农业小镇。沧海桑田,历史的形象已不符合当前的发展需要。

      不能躺在历史的荣誉簿上睡大觉。春华镇党委和政府苦练内功,加强生态环境卫生的保护;外用平台,进行整体形象的重塑。

      春华小镇,生态秀美。但由于农业文明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建设远远不适合于当前发展的需要。为了搞好环境卫生建设,春华镇实行最严格的网格化环境卫生管理,每一个格子一个环保员,每一个干部联点一个网格。痛下决心,方能改头换面。现在走进春华镇,街道整洁,村落干净;良好的人文环境配上了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要改变惯性的历史认知,需要借助合适的平台和节点。从2016年起,春华镇已连续举办两届油菜花节和荷花节。今年3月8日,优美的洞田油菜花走进央视新闻。一系列举措,不仅活跃了“赏花经济”,也使春华的对外形象再一次蝶变。

      “依托省会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建设,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产业立镇、融城兴镇、旅游活镇、教育强镇、生态美镇、依法治镇’六大发展战略”。从“春华秋实、多彩水乡,到“都市田园、颐养小镇”,春华正以改革为动力,历经一场美丽的蝶变,向着山水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方向阔步前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