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0)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2)

返回版面

创新机制 践行商事制度改革中 砥砺前行 食安示范城市在创建

  •   办证大厅。   办证大厅。

      

      ◎星沙时报记者 陈妙琼

      在全城文明创建过程中,他们在烈日下奔走于大街小巷,对“五小”门店、商业街、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汗水浸湿制服、灰尘沾满裤脚,依然坚守在最前线,成为夏日里最鲜明的一抹“蓝”……

      在洪水肆虐,灾后重建过程中,为避免灾后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给群众带来生命和健康威胁,他们迅速开展灾后的食品安全监督,用责任担当筑起食品安全防线……

      他们就是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的“卫卫哥”和“维维姐”,坚守在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监管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等战线的“全能手”。

      2017年4月底,由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组建而成的长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正式更名为“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加挂长沙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管辖13个镇、5个街道,各类商事主体81523户,其中企业19876户(食品企业228户,单位食堂412户,餐饮4175户),个体工商户61647户(个体食品经营单位12000余户),为幸福长沙县的方方面面做着无可替代的贡献。

      2017年上半年,全县企业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4722户,个体工商户登记“两证整合”9961户;新登记注册企业3058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0.6%,注册资本总额1217084.2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65%;新办个体744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71.79%,投资金额119104.3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85% ;全县商事主体总数由改革前的35253户增加到目前的81523户。

      深化改革 “四十三证合一,很快捷!”

      “没想到这么快,以前办好营业执照要一两个星期,现在两三天就弄完了,省时省力。”6月30日下午,在长沙县政务大厅“四十三证合一”受理专窗,湖南湘欧海平报关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彭佳文从长沙县副县长黄梁手里接过“四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的首张营业执照,这也是长沙县首张“四十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据了解,“四十三证合一”是在已实施的“五证合一”基础上的升级版,整合20个单位38个证照,按照 “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照一码、信息共享”模式,将涉及企业登记、备案及相关后置审批事项的证照与营业执照整合,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多证合一”信息二维码的“四十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新整合的38个事项包括涉及市场主体登记的公章刻制核准备案、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登记2项,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二手车交易市场备案、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等市级及以下涉企行政备案证照27项,进出口贸易业务登记事项3项,市级及以下部分涉企后置审批事项6项。

      “以前我们还要到工商局、税务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走程序,进行审批。”彭佳文告诉记者,现在“四十三证合一”大大方便了企业少跑路,“缩短了我们的工作时间,解决了企业困难。”

      审批提速 “填写事项瘦身,很简单!”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企业登记办理时效由原来的15个法定工作日提高到2.5个工作日,个体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发照。原“五证合一”工商审批时限为2.5个工作日,本次被整合的38个证照办理时限共222.5个工作日。改革后,工商审批时限为2个工作日,并联审批部门审批时限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共7个工作日企业就可以拿到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多证合一”信息二维码的“四十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此项改革,降低了创业准入制度性成本,“五证合一”,企业申请由原来的分别到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社、统计等6个部门变为现在只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表格,取得一张营业执照就能全部办完,申请材料由原来的34份减少至8份,填写事项由177项减少至38项,通过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统一核发加载社会信用代码和“多证合一”信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权限下放 “家门口可办证,很方便!”

      “以前我们企业办食品经营许可证一定要到政务中心办理,比较受限。现在在家门口的监管所就可以办证了,方便多了。”正在湘龙街道监管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韦女士说。

      2017年,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在已下放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个体从事食品经营许可(不含单位食堂)、现场制售食品小作坊的登记、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零售)审批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食品经营许可和制售分离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的审批权限。自2017年3月1日起,以上行政审批权限全部委托至我县的10个监督管理所,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够办理有关审批事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7年是长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冲刺之年,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上下紧密围绕创建这一核心任务,立足县域特点,坚持对标定位,全面强化“四有两责”,深化综合治理,创建工作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

      从业必受训 超6万人接受食安培训,棒!

      各镇街和相关部门按照《长沙县2017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宣传工作方案》,以提高民众知晓率、满意度、支持率为目标,在集镇主要路口、建筑工地、学校、广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通过微信、电子显示屏、横幅、宣传图、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载体全面拉开宣传攻势。制作了《告全县人民一封信》和村村通广播音频资料,开辟了《创建食安城市》专栏,利用“长沙县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及时报道各单位的创建工作动态64条次,刊发《创建工作快讯》17期;免费举办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今年以来免费培训3900余名食品安全管理员,超6万食品安全从业人员接受各类形式的食安知识培训;邀请人大、政协、中小学生和社会代表,参加食品安全体检活动;深入开展大手牵小手“小小食安协管员”、“全民随手拍、发现食安美”比赛、“路口之夜——长沙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题晚会”等主题活动,齐唱食安之歌,共宣诚信之志,科普辨假之术,展现主体之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广大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以此提高老百姓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有案必严查 892件食品违法案件被查处,爽!

      强化日常监管及专项整治。一是日常监管检查常态化。全县根据时节、重点开展日常监管检查,强化量化分级管理,大力推进良好行为规范,规范档案管理,制定统一的监管台账,对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形成常态化监管,力争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二是专项整治长效化。全县紧扣民生关切,全面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护苗行动”、豆制品米粉湿面等专项整治行动,向全县发放《打击白板肉通告》,持续保持高压打击震慑态势,有效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892件,处罚没款198.6万元,移送公安刑事处罚案件5件,判刑7人。取缔无证生产紫菜、豆制品、蛋糕等黑窝点22个,私屠滥宰窝点5家,没收各类违法食品20000余公斤。

      强化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完善检测体系,建成40个农贸市场快检室和18个乡镇农残检测室,全面完成市创建办下达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关于农贸市场安全快检室的建设任务。制定了《2017长沙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方案》,上半年共完成食品定量定性检测26294批次,合格率99.7%。建立不合格(问题)产品后处置“一把手”负责制,对不合格批次产品,以及上级交办的不合格报告,及时开展上下游责任溯源追查、产品召回、问题产品销毁、责任查处等核查处理工作,确保所有不合格(问题)产品的后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全县40个农产品检测室充分发挥主体责任,认真开展日常快速检测,每个月上报的检测数据有6000多个,海吉星和水渡河农贸市场每天的快检批次都在400批次以上。

      聚餐必指导 76万人购买集体聚餐保险,赞!

      食品安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最终获益者也是人民群众。上半年,新建冷链门店4家,全县共建成15家冷链门店;已建成透明厨房300家,视频厨房185家,其中,中小学校已完成65个,剩余的120家将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确保全县中小学校和公立幼儿园100%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以学校周边、景区为重点区域,对全县小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同时,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收到示范创建单位申报材料100余家,积极开展农贸市场示范创建网络评价活动,成效显著。稳步推进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食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问题,加快推进基层监管所快检室建设。

      积极探索创新,提质优化创建。用更严格的标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全省率先启动食品农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设,已有5家企业入驻国家认证委“三同”服务平台,占全市的45%;出台了《长沙县全面推行食品食用农产品“执行更严格的标准”暨“三同”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三同标准。目前,正在收集相关的标准资料。积极推行农村集体聚餐责任保险镇(街道)财政统一购买新模式、新做法,全县76万本土居民全部购买了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险。近期,又出台了《长沙县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保险工作方案》,在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深入推进食安保险制度。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