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0)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2)

返回版面

有福来临 北部明珠开启“富北”加速度

围绕“富北”“民生”,福临镇全力打造县域北部旅游中心、商贸中心、农创中心

      

      ◎星沙时报记者 蒋志斌 通讯员 汪浩

      夏日,沿黄兴大道北延线一路向北,由省道323进入福临镇内。

      一路走来,翠绿的禾苗随风摇曳,干净的油砂路通村达户,静谧的村庄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抬头,秀美的影珠山在阳光照射下,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福临,这个坐落在影珠山下、有福来临的乡镇,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影珠山的开发和保护,正迅速崛起于长沙县北部,迸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长沙县“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征程中,福临镇因地制宜,走活发展一盘棋,围绕“富北”和“民生”,正全力以赴打造长沙县北部旅游中心、商贸中心、农创中心。福临,这颗美丽富饶、令人向往的北部明珠正呼之欲出。

      双轮驱动 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行走在影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进山公路上,白墙灰瓦的民国风建筑与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色相互映衬,仿佛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影珠山村村民邓小刚便到了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能坐在家门口就赚钱。

      “政府帮我们把房子立面改造后,自己花点小钱将5间闲置的房屋改成了民宿,一到周末就会被抢订一空。”邓小刚说,近两年随着影珠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此旅游观光的市民也日益增多。

      不少市民来此之后喜欢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这让他原本闲置的房间成为了“摇钱树”,自家的蔬菜和土鸡土鸭也成了“抢手货”。这样,既不影响农事,又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吸引游客前来的,除了以影珠山为代表的各种秀美自然风光外,还有数千年来福临和影珠山留下的许多历史、人文资源、传奇故事。

      为留下这笔宝贵的“财富”,这两年,福临镇多方搜集史料、查阅档案、收集文物,于今年建成了历史文化陈列室、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播出后,福临籍烈士陈树湘‘断肠明志’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为收集陈树湘烈士的资料,我们前往他生活、战斗、牺牲的地方永州道县,还去了省、市史志档案管理部门查阅档案。”福临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杨琮介绍,经过前前后后三个多月的时间,文化站终于找出了一些文物资料,并在陈列室内展示,向外界宣传推介其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的突出贡献。

      福临的红色旅游资源弥足珍贵,让人向往;“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田园生活,同样令人留恋。

      桑葚成熟时节,位于福临镇金牛村的长沙县金昌桑蚕种养基地总是热闹非凡,来体验采摘桑葚乐趣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甚至全家出动。游客纷纷表示,参观该村美丽乡村示范点,感受到了“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的诗意生活。

      福临人如何实现“富北”?以点带面,发展全域旅游,全力以赴打造长沙县北部旅游中心是福临镇党委、政府交上的一份答卷。

      以影珠山特有资源为核心,依托影珠山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两块金字招牌,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成功实现双轮驱动。

      以景区旅游聚人。为此,福临镇科学编制了影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善影珠山核心景区抗战遗址公园的配套设施,完成了影珠山上山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了环山公路和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通过打造天涧溪水生态景观工程以及影珠山梯田生态田园景观工程等景区项目,逐步打响“影珠山”旅游品牌。

      以乡村旅游留人。福临镇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支持群众发展乡村全域旅游,让游客玩得嗨、吃得好、留得住。同时,联合慧润旅游公司开发“慧享游”APP,因地制宜设计智慧旅游线路,实现与影珠山景区的融会贯通。 

      重现荣光 着力鼓起百姓“钱袋子”

      福临铺自古以来就是长岳古道驿站,这里曾商贾云集,商业氛围浓厚。尽管受到交通方式变更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经商氛围,仍让如今的福临商贸活跃于长沙县北部乡镇的前列。

      重现当年的繁华,着力打造北部商贸中心,成为福临镇鼓起百姓“钱袋子”,实现“富北”战略的又一选择。

      夜间,行走在福临集镇,提质改造后的房屋立面风格统一,各类广告牌规范有序,一排排明亮的路灯让人赏心悦目,沿街的店铺内,不少顾客在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物品,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为扩大集镇影响力,让其真正成长为北部商贸中心,福临镇不断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地下管网、停车场、公交站点、垃圾处理等城镇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进行了提质改造。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农贸市场、商贸综合体、人工湿地等配套工程也同步上马。

      同时,福临启动了白马桥生态湿地公园、七人制足球场及集镇文化广场的建设;规划设计并建成集镇滨河路,彻底解决集镇交通拥堵问题,打通制约商贸发展瓶颈,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和农村就业,聚集人气。

      福临镇党委书记吴昊介绍,为扩大中心商圈,该镇还对现有集镇国有用地进行摸底,整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扩展中心集镇辐射范围。同时,完成了集镇29缝5.29亩国有建设用地房屋建设工作,打造了新的商贸集散地,丰富集镇商贸圈。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为全面打通制约影珠山景区旅游和集镇商贸发展的路网瓶颈,福临镇正在规划设计沿白马桥湿地公园两边的滨河路。届时,滨河路和X024线贯通南北,与建成通车的S323、S319将构建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不仅为打造北部商贸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推动全镇全域旅游打通一条条“致富路”。

      激发动能 农村创客引领乡村新发展

      每天一大早,王彬杉都会匆忙起床,骑摩托车从2公里外的基地运回喂鱼所需的蚯蚓,然后边喂食边查看鱼虾的生长情况。作为长沙县晶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彬杉在福临镇古华山村流转数十亩农田开展特色水产养殖。

      几年下来,王彬杉不仅鼓起了自家腰包,还带动了周边36户村民一起从事特色水产养殖,此外还有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在王彬杉这位农村创客的带动下,古华山村从昔日的养猪大村转变成为水产养殖示范区。

      在福临镇,绿色环保的致富转型路,不仅仅只有特色养殖这一条。

      借助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的长沙临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是福临众多农村创客中的佼佼者。

      从农户家收集农产品,经统一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每月销售额超10万元。这是去年4月份,该公司入驻福临镇后,企业电商平台——临云商城交出的成绩单。

      让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既让农民足不出户购物,又为赋闲在家的农民提供“消费就能赚钱、分享还能获利”的分享经济新模式。临云商城通过在福临镇设立电商体验中心,配送货品到村组,发展消费商,直接带动福临镇7名农户就业,间接带动700多人就业。

      这只是福临镇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北部农创中心的一个缩影。为鼓励福临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鼓励有志之士落户福临,该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加大扶持力度,以吸引他们在福临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乡村旅游。

      此外,还通过引导绿欣、晶英、誉满农等农业企业参与土地规模经营,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引领和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周边农户探索发展新型农业,从而推动水产养殖、桑蚕养殖和富硒米种植等特色农业发展。

      对于福临特色农产品,福临镇成立专门公司,打造福临优品,从农户手中集中采购,统一包装,做精品文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线上利用创客福临网络平台和慧润电商资源,线下利用景区旅游、乡村旅游集散地和集镇门店,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旅游、商贸、农创三者互相依托、相互支撑,福临这盘发展的棋就活了。”对于未来的发展,吴昊表示,秀美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历史底蕴,为发展全域旅游带来了人气;有游客,就有商机,加上便利的交通和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就能带动农产品及其他产品的交易,成就商贾云集的繁华。而农村创客的涌入和带动,又成为发展旅游和商贸的有利补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