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陈妙琼 通讯员 蔡荡 王柳
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其中报道了长沙县医疗改革,备受社会关注。
新闻镜头中,长沙县星沙医院医生张蒂固说:“通过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我们跟省内的三甲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 ,以前只有在三甲医院能够进行的手术,现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三甲医院相同的医疗服务水平。”
近年来 ,长沙县积极推进医疗改革工作,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收获了一大批点赞。
全面实施医联体政策
上级医院派专家到基层“全日制”坐诊
不少市民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虽然方便,却缺少信得过的专家、过得硬的技术。但目前随着长沙县医联体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已大为改善。
2016年7月,长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出台了《长沙县建立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10月正式启动医联体工作,5家县级医院与7家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建立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通过医联体工作的开展,一方面,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在镇的老百姓不出本镇就可以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县级医院专家的手把手带教,也能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
“以前,当地居民看大病小病,都习惯去上级医院,现在很多问题家门口就可以解决。”泉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德说,这都得益于与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医联体工作,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派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余君和副主任医师谭少华,截至目前共在该中心接诊了600多位患者。
据介绍,医联体建立后,三年时间里县级医院将长期驻派2名主治以上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日制”工作;建立基层培训进修长效机制、定期查房机制,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能更好地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发挥县级医院人才、技术、设备、信息和管理等优势,实施对口合作帮扶,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就医问题。
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
住院无需交押金,还可延期分期还款
“这个政策好!先治病后交钱,老百姓进医院看病方便多了!”在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医保科“贫困患者一站式结算”窗口,高桥镇居民苏准十分激动,他刚刚签署了“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当前较难防控的致贫“痛点”,针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沙县率先推出贫困人口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制度。2017年5月27日,由副县长、县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组组长喻名团牵头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专门针对健康扶贫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会后县卫计局、扶贫办、人社局、民政局联合印发《长沙县实施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凡长沙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都可以在县域内定点的26家医疗机构住院就诊时,不需要交纳住院押金,可直接住院治疗。
从今年6月1日起,该方案已在6家县级医院和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截至7月24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有1070人享受该项服务,其中565名贫困患者(县精神病医院564名、开慧镇敬老院1名)无法承担自付医疗费用的,由县财政兜底解决。
此外,长沙县积极构筑起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扶助、大病保险、应急救助、兜底保障等“多重医疗保障网”,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医疗兜底。同时加快落实大病和慢性病分类救治、分级诊疗、定点救治等工作,实现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2017年1月1日至5月30日,长沙县享受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共2832人次,共计1695.6829万元。
挂号付费一键搞定
微信支付全覆盖,并逐步实现微信挂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习惯外出不带现金,更倾向于用手机支付。从7月1日起,长沙县范围内的20家镇街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使用微信支付医疗费用,下半年县域内5家县级医院将逐步实现微信预约挂号、缴费等功能。
除了镇街卫生机构全面实现微信支付,长沙县的县级医院正在尝试实现微信预约挂号、一键缴费等功能。目前,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和星沙医院已实现该功能,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长沙县中医院3家医院正在筹备该事项,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面覆盖。
“乡镇卫生院的微信支付还需要面对面支付,而县级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挂号缴费,不需要到现场。”长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信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意味着以后老人独自去看病时,子女可以在公司用手机通过微信公众号为父母挂号,然后根据微信提示缴费,不再需要到医院当面缴费。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0分钟县域内住院,15分钟达到最近就医点
“长沙县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健康扶贫的重点内容,努力构建30分钟县域内实现住院,15分钟内达到最近就医点的全覆盖网络体系。”长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加快县级龙头医院建设,发挥引领辐射效应。今年启动新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预计总投资 22.18亿元,将积极发挥在医疗救护、预防保健、健康检查、计划生育、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强妇幼保健水平建设。2017年6月1日,县妇幼保健院新院正式运营接诊,该院是目前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就医环境,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作为改善乡村就医环境、方便村民就医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县域内12个省定贫困村,2016年因行政区划分调整,撤并的部分贫困村卫生室需新建或改扩建,2016年已新建3所,2017年新建1所,均已正式投入使用,其余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2017年财政共计投入125万元专项资金,其中市级财政资金5万元,用于省定贫困村卫生室用房提质改造和医疗设备配备,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文明创建 卫计系统在行动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在文明创建的主场,长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行动。7月26日下午5点,长沙县卫计局召开文明创建工作会议,确保全县医疗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会上,成立了以副县长喻名团为政委,卫计局局长唐锋为指挥长,副局长陈瑛为常务副指挥长,唐益群、李凤英、龚发军、杨曼琼、熊大坤为副指挥长的文明创建工作指挥部。
长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出台医疗窗口单位文明创建操作手册“蓝皮书”,对于城区诊所及门诊部,卫计局要求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迎检标准制作相关文明创建宣传广告、倡议书、告知书并发放到位。对于小公共场所,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按照标准,上门督查,并发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标准告知书"、告知书中包含办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证件相关要求。
从7月30日至8月3日,卫计局窗口和县卫监局共办理《卫生许可证》509本,县二医院办理健康证224本,县妇幼保健院办理健康证2266本,山水体检公司办理健康证约4913本。除继续设置健康证固定办证点外,卫计系统还成立了流动办证服务队,以方便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此外,县卫计局已为城区163家个体诊所、门诊部制作了文明创建宣传展板680块,为个体诊所、门诊部发放文明创建告知书200份,为小公共场所发放文明创建告知书3000份。
加强健康宣教 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在健康宣教方面,2017年上半年编制并发放《长沙县居民健康素养指导手册》和《长沙县居民膳食指南》等宣传资料二十余万册。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786次。举行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场次253次。启动长沙县第五届健康知识巡回讲座,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24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人数达200人。全县各乡镇开展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食堂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共有103个支持性环境通过省级健康支持性环境验收。
人口计生方面,截至2017年5月31日,已婚育龄妇女153057人,计生考核年度内出生人口11664人,死亡人口358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71%。,人口出生性别比110.85,符合政策生育率99.13%。期内实行计划生育手术2263例。加强对奖扶对象申报、审批、公示等各个程序的监督,严格实行集体审批、三榜公示到村、上户年审的制度,确保奖扶对象审批准确率、及时率。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奖扶对象10951人,期中新增1379人;特扶对象622人,其中新增93人;独生子女保健费对象 22106 人;老年护理补贴331人,其中新增30人,办理城市低保户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8人。此外,长沙县计划生育协会也紧紧围绕“全面二孩”、“健康星沙”和新时期计划生育协会“六大任务”开展了群众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不一的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服务人数12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