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罗展
通讯员 聂永琦 唐承
如今,不少出远门归来的星沙人,开着车缓缓驶入星沙城区,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还是星沙好!”短短五字,虽然少不了特有的家乡情愫,但更多的是对这座城市的由衷喜爱和对城市建设最朴实的赞美。赞美来之不易,凝结着近年来长沙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
去年,长沙县十三届党代会提出,按照“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发展主线,全面实施“改革活县、产业强县、民生立县、生态美县、协调兴县、依法治县”的六大发展战略,大力铺排城市公园、城区主干道提质、社区人居环境改善、城区绿化、地下综合管廊和生态湿地等一系列品质城区重点项目,努力建设更高层次的第一城。
近两年来,在长沙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长沙县城市管理局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城市人居环境为指导方针,突出履行管理维护职责,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如今美丽幸福文明的品质城区雏形已经初现。
根植先进理念,助力城市发展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长沙县城市管理工作对标国家中心城市水准,摒弃粗放型管理理念,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用“绣花”的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如“湘绣”般的精细标准建设品质长沙县。7月中旬,长沙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长沙县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长沙县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通过试行方案严格考核,确保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
(二)倡导“全民城管”,城市管理深入人心
县城管局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的监督,也积极拓宽渠道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如今,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向社区、市民主动宣传城管职责及工作内容,不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社区、企业、市民等代表开展座谈,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建立长沙县城市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城管动态;开创市民参与专栏,随时上报城市管理问题;同时,设立城管热线0731-84011109,坚持24小时值守,及时接听市民来电,协调处理各类问题。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依托城管委例会、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及城市管理数字平台等,重点解决市民反映的重难点问题,着力治理城市管理顽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引导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三)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智慧星沙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可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城区建设(改造)公园游园8个,将星沙生态公园邀月湖、天华公园池塘、特立公园、县政府西边水塘等10余个水体改造为调蓄池塘,可蓄水量达35万立方米,在削峰调蓄、防止内涝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高温少水天气,还可利用水体公园蓄水,浇灌绿化,充分发挥“海绵”作用。
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
(一)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城区
排排绿树环绕,涓涓清流穿城,明艳百花盛开,欢声笑语入耳……春暖花开时节,如果带着相机漫步于星沙城区,随处可以发现美的风景,随时可以定格美的瞬间。经过精心打扮,星沙城区独具一格的自然禀赋正一点点被挖掘出来,风姿绰约地展现在居民眼前,令人迷恋。
驻足回望,我们会发现,如今星沙的路更宽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城市更有个性了。随着一系列显“山”露“水”工程的推进,一个“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生态城市“呼之欲出”。
近年来,长沙县大力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绿色城市建设、拆墙透绿复绿等,在绿色城市建设尤其是“千园之城”项目建设中,县城管局严设计、抓质量、构亮点,让每一个公园都为群众所享,每一处绿化都为城市增添色彩。2014年以来,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46.45公顷、公园13个,开元路、滨湖路、东四路、东六路、特立路、锦绣路、漓湘路、万家丽路、星沙大道等道路绿化得到提质,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
今年是新三年造绿大行动的第一年,上半年已顺利完成行政中心公园、湘郡社区公园、湘绣社区公园、政务中心屋顶绿化、特立路桥体绿化、县妇幼保健院屋顶绿化、东八线电力走廊公共绿地一期(东半幅)项目建设。目前,中南汽车社区公园即将竣工;望仙公园、银杏园社区公园、金茂社区公园、东八线电力走廊公共绿地二期及多条林荫道路将于高温天气过后抓紧施工,预计年底将新增绿地面积60余公顷。
(二)提升城市亮化,扮靓城市夜景
夜幕下的星沙,华灯初上,若从空中俯视,整个城市流光溢彩,唯美梦幻。县城管局全力打造城市夜景亮化,今年对人民东路8座桥梁、机场高速与长永高速3个收费站、城市多个重要节点的30余栋楼宇进行了亮化装饰,在人民路、长永高速、机场高速、漓湘路、黄兴大道两侧路灯安装中国结灯饰1900余套,全面提升了夜景亮化品质。
截至目前,长沙县主城区主次干道装灯率达100%,城区路灯由2012年的17825盏增至2017年6月底的32453盏,路灯安装数量增加近一倍;同时,安装中高杆灯达229基、箱式变压器177台、穿管电缆1129千米、直埋电缆42千米,城区整体亮灯率达99%以上。
(三)全面提质提档,改善人居环境
2016年9月至12月完成8个社区的提质,特别是望仙桥社区,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提质,并建设高标准足球场、休闲生态公园、公共停车场以及自行车绿道系统,尤其是在东三路、东四路修建了两个免费社区停车场,可以停放362辆机动车。在东一路和特立路新建的公交车停车场也让7条线路的150余辆公交车有了统一的“家”。
据介绍,今年18个社区提质提档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2018年还将提质17个社区,各社区将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整洁。
(四)强化基础功能,助力城市提标
2017年新建长龙公厕、远大路与东七线站厕、诺亚山林站厕。新建东十线垃圾转运站,提升城区垃圾存储转运力。将城区22个地坑式垃圾站改造升级为垂直或水平压缩式垃圾站,已完成9个站预验收,7座正在施工。改造前装式垃圾站10座,4座正在施工。在金鹰机电市场、东七线、汽配城等开放性市场新建4座压缩式垃圾站。在主干道新装更换果皮桶800余个等。
如今,星沙城区主次干道排水井安装了1万余套铸铁防坠网,在东升路、东一路、漓湘路等易渍路段安装了300多套混合式雨水篦子,目前正在全面更换100套新型渗漏式井盖。同时,在城区人行道的修复和改造过程中,铺装透水经沣砖,目前城区内的铺装面积达41万余平方米。
此外,在三一路等多条主次干道安装中央护栏1万余米;在开元路(长界北路-果园大道)两侧安装波形护栏1608米;全面清理城区交通干道人行道物理隔离设施,安装钢质隔离柱6214个、“U”型杆1199根、人行护栏5000多米,并在城区23处地方安装非机动车停车架282套。
强化日常管理,提升城市效能
(一)创新举措,促进园林美化管理
园林部门每年组织园林工人进行1至2次专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打造专业化的维护团队。同时,创新技术,引入自动灌溉体系,将微喷和喷雾结合的方式运用到绿地浇灌中,在小苗位置每隔2米设置一个喷雾头,在灌木和小乔木的位置每隔4至6米设一个微喷头,使得浇灌更均匀、更节水。
(二)借力现代科技,打造“城市防汛防涝智慧综合系统”
建立“城市防汛防涝智慧综合系统”,进一步提高城市对突发性强降雨引起内涝的防范与处置能力。对城区15个地下人行通道、7个下穿高速车行通道、7个城区易渍点、4个城区错峰调蓄池塘、4个排水箱涵实行自动化监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日常维护,建设品质城区
近年来,累计处置下水疏通案件2000多条,疏通管道约4万米,清理垃圾约2万立方米;陆续改造了长永高速星沙收费站等130余处排水堵点;完成零星修复破损人行道2万余处、面积4.84万平方米;累计修复路面坑洞约5000余处、面积3.72万平方米;完成了锦绣路等多条城区道路提质改造,沥青摊铺面积约12.8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面积约2.97万平方米。同时,完成了金茂路等多处涵洞的涂装刷漆和改造施工。
(四)引入优质服务,高标准提升城市容貌
2016年12月,启动新一轮城区物业外包,制定《新一轮城市维护物业外包工作方案》,将城区1126万平方米保洁面积分为8个标段和3个试点社区,共11家物业公司负责城区环卫清扫保洁。相比上一轮承包期,此次人员和设备投入更大。环卫部门每天安排1900余人和120余台机械进行日常保洁,保障城区干净整洁。
“高品质的城市应当是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相得益彰,神形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特征是长沙县孜孜追求的发展境界。”县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今后他们将围绕“四化”(即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来做文章、下功夫,通过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在绘就宜居宜业县城的画卷上,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