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李文婧 通讯员 余乐
城市向北,宜居北山,这片山灵水秀之福地,用最朴实的情怀阐释着长沙这个幸福之城的真谛。在这里,春天可到植物园赏花,夏天往常家寨溯溪,秋天临森林公园邂逅最美秋景,冬天在雪中嗅得一缕梅香。
北山镇,这座坐落于长沙北郊、面积148平方公里的森林小镇,正以蓬勃之势散发出独特魅力,引人注目。
放眼这片广袤的土地,一条条通畅便捷的道路上、一处处匠心独具的村宅田间、一个个传统却历久弥新的民俗里,藏着这座宜居宜业小镇的一脉美丽乡愁。
如今的北山镇,始终围绕“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主线,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北山“五大优势”(区位、生态、人文、平台、后发),全面实施产业强镇、文化兴镇、旅游活镇、生态美镇四大战略,正向着加快实现“建设新北山,实现大崛起”的目标砥砺前行。
融城
迈入市区“15分钟”经济圈
“住在北山,可以离繁华很近,但又离喧嚣很远。”在北山镇居住近10年、把其当“第二故乡”的退休老人常孟光这样评价北山。
作为唯一与市区接壤的北部乡镇,北山的交通瓶颈已被一一破解:北山大道已于2016年全线贯通,金山大道2016年底建成通车,北山已进入市区“15分钟”经济圈。
北山大道北延线、北横线和万家丽路北延线建成后,北山的路网骨架体系架构日趋完善,将大大促进与市区、星沙及周边乡镇的联动,路网的延伸使城区和乡镇界限越来越模糊,融城步伐更加快速。
交通融入是手段,改善条件是基础。集镇提质改造全面完工后,北山集镇、荣合桥集镇和新桥集镇如同玉盘上被串起的大小珍珠,点缀在镇域版图上,简约而美观。
宜居之城,必是便民之城。北山镇正稳步推进北山新区、槐树园小区、荣合桥及明月山生态移民安置区建设,启动山峰水库建设筹备,力争将市内自来水及天然气引进北山;加快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及4G网络全覆盖、光纤入村到户力度;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加快绿化、绿道建设及饮水、照明、环卫、消防等设施改造。农民距离市民不再遥远,城市生活方式距离农民不再遥远。
生态
可深呼吸的绿色天然氧吧
处于群山包围之中的北山,就是一个天然氧吧。规划总面积3374.5公顷的北山森林公园,整体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离子含量在2100至18318个/立方厘米之间。漫步林间,绿意葱茏中尽享森林绿肺的舒适和惬意。悠悠穿镇而过的白沙河,4座小Ⅰ型水库如明珠般散落其中,生态之美于动静之间生动演绎。
发展须不负山水不负民。近年来,北山镇加快环境治理建设。大力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10万棵梅花被种植在北山大地。长沙植物园已建成开放1188亩。每年,油菜花、桃花、梨花、李花、樱花、杜鹃花、梅花依时绽放,北山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海中。
走在乡间小道上,放眼望去,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河渠水清岸绿,民居窗明几净,生态北山跃然眼前。
一个个绿色金字招牌从侧面反映了北山的生态之美:福安村获评“市级绿色村庄”,蒿塘社区获评“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北山镇在全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长沙植物园、新中卷石湾、蒿塘社区毛家场美丽乡村建设及武广高铁沿线风貌改造进展顺利;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特色村新云村,建设福安、新中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引导各村(社区)在金山大道、北山大道、卫青线、鞍画线两厢集中打造四条美丽乡村示范带,每村(社区)创建1个秀美组。
蓝天白云醉人心,青山绿水处处景。北山人的生态幸福,北山人的诗意栖居,看得见,摸得着。
安居
好民风拂出平安幸福曲
“环境美,空气好,这样的小日子,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提起如今的生活环境,村民赵彩意十分满意。她说,周边环境有专人清扫,干净得很;出门就是大马路,方便得很,而最让她安心的,是家门口的安宁。
在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上,安全需求仅次于食物、水、空气、健康等生存需求,位列“塔基”的第二层级。近年来,北山镇以创建“平安北山”为目标,成立人民调解专家组、专职治安巡防队、专职消防队、高铁护路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治安巡查,排查不稳定因素,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获得了“全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调处矛盾纠纷40余起,成功率100%。
自武广高铁运营以来,北山镇实现了无铁路伤亡、无破坏铁路设施、无群体性矛盾纠纷发生的护路目标;同时,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运输、消防领域、黄标车清理等专项整治及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平和安宁,让北山人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平和安宁的氛围,也得益于良好风气的熏陶。北山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利用微信、广播等平台广泛宣传模范先进事迹,让好民风、好家风、好乡风蔚然成风。通过在全镇居民中推行移风易俗,倡导简办红白喜事,不仅减少了人情礼金、减轻了居民负担,还淳化了民风。
倾耳聆听,村落鸟鸣花香、碧翠嫣然;细细体味,广场笑声连连,邻里友善和睦。邻里和谐,乡风淳朴,社会安宁,在北山镇党委、政府的引导示范下,北山人正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向外界展现出一个怡然自乐的宜居之地。
乐业
康养鼓起居民“钱袋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好的生活来源于好的经济条件。如何实现县委提出的“富北”目标,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成为北山镇党委、政府积极思考的问题。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居民致富,北山镇着眼“高端产业化 产业高端化”,大力发展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康养体验、康养服务、康养制造、康养地产等系列产业,打造全康养产业链。
目前,北山产业园一期第一批次用地共三宗155亩正在报卷,征收、拆迁、安置方案正在同步制定。并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及工业企业,加快打造康养制造特色园区。
北山镇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现代农业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全县文化旅游大格局,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切实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叠加、倍数效应;重点打造长沙植物园、北山森林公园,重点指导农庄建设,发展民宿,扩大对周边的辐射;大力引进、支持农村电商,着力打造以“互联网+”为重点的线上线下创客产品销售平台,带动全镇现代农庄、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打造以休闲娱乐、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等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活动兴旅”,并将在年内举办北山森林公园开园仪式暨首届长沙山歌艺术节。
同时,该镇还把农业放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大体系中来思考和谋划,更加重农强农,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力度,落实土地休耕项目,坚决关停污染企业,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与电商、旅游和企业相结合,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知名农业品牌;巩固提升茶叶、蔬菜、小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高端农业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