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0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0)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4)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6)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1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2)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3)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5)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7)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8)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29)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1)

时报五周年 走读长沙县(A32)

返回版面

活力湘龙 大城绽放

      ◎星沙时报记者 杨婧璜

      活力湘龙,大城绽放。

      经济生长的高度,正不断刷新湘龙速度,鳞次栉比的楼宇群,奏响了一曲城市交响乐;城市化的脚步,跨越奔涌不息的流水,步入写意独厚的风光长廊,走进小鸟呢喃的捞刀河畔;一张张笑脸,出现在绿意融融的幸福家园里,映照在清新雅致的现代街巷中。

      这片土地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它先后被评为“2011年长沙市经济发展十快镇街”,“2012、2013、2015、2016年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强镇街”。

      这片土地上,有着长风万里、破浪前行的决心与勇气。站在长沙县“挺进五强”新的历史起点上,它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立足“两个充分看到”、“坚持三个不动摇”(“两个充分看到”即充分看到宏观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充分看到湘龙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坚持三个不动摇”即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持续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真抓实干,合力推进。

      速度喜人

      一年增收一个亿

      荣辱与共的日夜,奔跑、加速与跨越,湘龙人用最生动的实践,努力将湘龙建设成为投资洼地、服务高地、财富宝地、宜居福地。

      湘龙街道一直致力构筑“多级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以升级汽车产业板块为抓手,打造中部汽车商贸名片;以水渡河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中心为辐射点,发展农副产品商贸物流集群;以项目引进和建设为依托,培植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以提质湘绣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湖湘特色文化产业园。

      半年里,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4亿元,全面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年财政总收入预计突破8亿元,达到一年增收一个亿的目标。

      奔跑的力量,是创新发展。湘龙街道竭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营造生机蓬勃的发展环境。针对现有的22个有拆迁任务的项目,街道成立了征地拆迁建设工作部,通过树立“奋战3个月、拆迁200户、腾地1000亩”的工作目标,对现有的22个项目“分类打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深入谋划,科学决策,攻坚克难,掀起了项目拆迁腾地新高潮。针对8个市重大项目和6个县领导联点帮促重大项目,街道实行重点项目党政领导包干帮促责任制,由包干项目的党政领导将项目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整理后报送该项目对应的县帮促领导,每月一汇报一调度,县、街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建设进程。新机制实行一月后,有效助推街道3个新建项目开工开建,成功迎接市对县半年度项目建设考核。

      变化惊人

      民生实事提升获得感

      夕阳西下,水渡河文体广场上却活力满满。“终于可以在家附近享受各类健身设施了,跳广场舞的人也有更宽阔的场地了,幸福感一下就提升了。”今年38岁的张杰武从小在湘龙街道石子社区长大,十分喜爱打篮球,却一直苦于家门口无场地,只能前往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或几公里以外的生态公园打球。如今,家门口就有了篮球场,球友们可以就近约起打球,对此他十分喜悦。

      水渡河文体广场项目位于石子社区,靠近水渡坪棚户改造区域、瑞海市场及石子社区集中居住区域,紧靠水渡坪社区服务中心。该项目主要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门球场、健身道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面积约7100平方米,能够解决石子社区和水渡坪社区周边近5000名居民文化活动场所不够的问题。

      去年,湘龙街道作为长沙县2016年“民生立县”试点单位之一,计划通过提质改造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如今,率先试点的湘龙街道“民生立县”项目中,除水渡河文体广场以外,万家丽北路红树湾小区沿街景观提质改造工程、中南社区停车优化工程,同样旧貌换新颜迎来了喜人的变化。

      党建育人

      筑起冲不垮的生命防线

      绿意葱茏、景致幽雅,捞刀河岸,三三两两的居民惬意休闲。洪水,仿佛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时光不会忘记,在这场长沙抗击超历史特大洪水的战斗中,湘龙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党政干群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踊跃投身抗洪一线,打响了抗洪抢险保卫战,实现无漫堤溃垸、无一人伤亡或失踪。

      在此次罕见水患面前,街道干群团结一致、不惧艰难、昼夜奋战,展示了守护家园的坚强毅力和强大决心,诠释了湘龙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强基固本夯实党建基础,党组织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

      湘龙街道落实基层党建“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完善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街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基层党建联建共建责任体系,以“党建+”为媒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项目建设、防汛抗洪等各项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县委组织部牵头,在街道湘滨社区建设1300平方米的党建服务中心,集中呈现全县及街道党建特色亮点工作,形成集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品牌展示、社会组织培育、党员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党建示范基地,预计10月正式对外开放;同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区域化党建服务中心为支撑点、以辖区各类党组织和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为基础的“1+1+N”区域化党建模式,力争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党建品牌。

      幸福怡人

      品质城乡扮靓宜居梦

      解读一座城市的幸福密码,一定要走过这座城的大街小巷。

      清新雅致的文明街巷,与生机勃勃的绿道翠园相得益彰;焕然一新的老旧家园,人们正怡然自乐;弦歌处处的捞刀河畔,草根明星舞动长沙韵律。夏秋之交的湘龙,处处是情与景交融的和美画卷。

      南北走向的雷公岭路贯穿整个湘绣社区。社区流动人口多,一些当地的群众和外来人员就在主干道两边摆摊设点,卖小菜、小吃等,垃圾遍地、油污随处可见。有时小摊贩一多,加之乱摆乱放,直接把整个主干道都占了,一到下班时段,过往车辆经常被堵在路中无法前行。“这1公里的路,以前通过需要10分钟,现在只要2分钟。”经常开车经过这里的黄先生说,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湘绣社区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象,如今道路畅通了,路面、菜市场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湘龙街道大力实施文明创建、社区全面提质提档行动、造绿透绿大行动、拆违控违、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举措,愈来愈多的微循环被打通,社区公园绽放居民家门口,条条绿道温润了城市肌理,提升了城市品质。在越来越具宜居气质的湘龙,无数市民正共享精致、共享幸福。

      爱心暖人

    乐善志愿服务一社一品

      湘龙街道湘瑞社区打造公益节,制定活动计划,每月定期开展服务居民群众的义诊、义剪、义修等大型公益活动,联合湖南机电职院打造“爱心托管班”,组织一批热爱公益的大学生作为义务辅导员,每周三到周五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做功课;中南社区有个“爹爹娭毑和事团”,社区居民有矛盾和困难,他们来“了难”;湘郡社区组建了红橙黄绿白蓝紫7支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七色卫士”,分别针对青少年、老年人、门店业主等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志愿服务;湘绣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获周边居民一致称赞;还有湖南工程职院的保护捞刀河环保志愿活动、潇湘路针对脑瘫儿的定期志愿服务,都在定期、常态化开展着……

      在长沙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中,志愿服务的普及、优劣程度,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湘龙街道,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志愿组织,在助残、助学、邻里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他们践行“乐善好施,乐于公益”的精神,足迹遍布街道每个角落。

      近年来,湘龙街道通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实践,将原本内容简单和大众化、服务领域及对象比较狭窄、效果也不理想的志愿服务,延伸到助老、助残、青少年教育、社区建设、大型活动、环境保护和科普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志愿服务格局。如今,其已成为湘龙街道一张温暖的城市名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