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杨婧璜
通讯员 孙理楠
夏日是耕耘的时节,抛下一粒汗珠,就将收获一份成长。
此刻,全面开启“二次创业”的长沙县,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创建的"东引擎"正疾速前行。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正式获批,黄花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让地处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核心的“黄兴经济板块”更是备受关注。号角连营,以梦为马,作为覆盖该区域的一个重要经济分类发展载体,黄兴会展经济区自去年5月25日正式挂牌以来,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在这里,临空经济、会展经济、高铁经济“三驾马车”齐聚;在这里,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为轴心的会展产业项目抢占风姿,海吉星、家禽市场、海驿物流等市场群,奏响融合发展的民生乐章;在这里,意境优雅的长沙磁浮生态绿带走廊,串起区域辐射范围内一颗颗旅游明珠……
如今的黄兴会展经济区,正以“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目标为指引,全线上阵,撸起袖子高举“二次创业”的旌旌猎旗,按下发展“快进键”,不断实践“改革活县、产业强县、民生立县、生态美县、协调兴县、依法治县”六大发展战略,培育一片滋生幸福的丰饶土壤,让诗意栖居的梦想照进现实。
改革增活力 撸起袖子刷新开放“加速度”
外联内畅,成就发展“黄金码头”。黄兴会展经济区所在区域,位于长沙县东南部,西临高铁长沙南站、东接黄花国际机场,地铁2号线,全国首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穿插而过。
临城、临空、临铁,陆路通道四通八达,地铁管网交织连片,且坐拥浏阳河丰富水资源、生态资源,如此优势,在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中独一无二。
而今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正式获批设立,规划范围内包含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空产业功能区、黄花综合保税区、高铁新城等平台载体,为湖南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长沙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提供了又一个国家级重大开放平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样,这也为长沙县全面开启“二次创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砝码。
作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外围、延展、补充和辅助,2016年5月25日挂牌成立的黄兴会展经济区,发展再次迎来新的机遇,其对示范区的辅助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唯改革者胜,唯创新者强。挂牌一年多来,黄兴会展经济区主要承担其覆盖区域内与经贸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相关的经济职能,着重于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等。其从优势资源、产业属性、区域精神内涵三个维度出发,凝练出“智汇天下先”的区域定位,争做会展经济发展的先驱者、优势产业先机的引领者。
践行“改革活县”战略,黄兴会展经济区步伐从未停歇,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成为这个新发展载体的选择:通过科学规划片区,逐步形成“两带、三轴、四片”的“234”空间结构,将片区建设成空铁联动的国际商贸会展之都,智汇天下的创新经济发展高地和彰显湖湘文化的生态绿色之城。
一年来,黄兴会展经济区明确了定位,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会展经济”为龙头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长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磁浮铁路生态绿带走廊,以会展中心、海吉星市场群为龙头,重点发展以专业市场、电商经济、金融经济、生态经济为代表的第四产业,让区域转型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梧桐茂兮,吸引凤凰来栖。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强大战略优势,以及黄兴会展经济区本身的区位优势,外来资本纷纷慕名而来。在这片170.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长沙最大的综合性会展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点项目纷纷落户此地。该区域内已建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多达215个(含高铁片区),总投资达102.7亿元。
产业强引擎 以点带面创造千亿产值
项目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事业兴。
坐拥区位、交通、项目、生态、人文五大优势,对黄兴会展经济区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发展的必然,也是沉甸甸的责任。而产业项目既是加快发展的最强动能,也是撬动经济升级的强力杠杆,更是解决发展瓶颈、应对挑战的重要抓手。
在这片区域内,依托黄花机场并以其为核心的临空经济,依托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并以其为轴心的会展经济,依托高铁片区带动的高铁经济,交相辉映,并驾齐驱,共同撑起了黄兴会展经济区发展的强有力引擎。
阳光下,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独特的波浪造型与相邻的浏阳河互相辉映,彰显出山水洲城的别样风情;内部简约高端的现代化设计、大气磅礴的展厅布局让人啧啧称赞,从启动建设到如今成功举办多场大型展览,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黄兴会展经济区而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已然超出其会展中心的高度,更代表着一个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度。
除了会展中心,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海驿物流等重大项目的落户、投用,为黄兴会展经济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制高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多来,黄兴会展经济区依托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这一推动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推动现代服务业大跨越发展。同时,融入消费经济、创新经济、网络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时代发展趋势,规划构建“4+4+3”的产业体系,通过建立产业链、补全产业链和强化产业链,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全面开启“二次创业”的起跑之年,黄兴会展经济区按下发展的“快进键”在定位更准确、规划更高端、功能更集中的发展蓝图下,不断开拓“功能区+产业园”模式,走“以区带园、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正重点打造湖湘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新型服务业等五大园区,并力争在未来创造千亿产值。
如今,站在前所未有的大都会高度之上,远眺星城,峰峦叠翠气象万千;俯瞰浏阳河,百舸争流尽收眼底;环顾四周,塔吊林立、机声轰隆,一批批产业项目建设气势如虹,未来它们更将引领城市商务风尚、集聚现代高端业态、倡导多元新生活概念,产业群雄逐鹿星城的大时代正加速到来。
生态惠民生 磁浮绿带“载”来幸福家
清晨,与邻居相约到体育运动公园打一场门球;傍晚和老伴一起到休闲公园散步,周末还能带着孙子来到党建文化公园给他讲讲党史故事。
黄兴镇敢胜村村民杜满爹没想到,因拆迁暂住过渡棚半年多的他,不仅能见证家门口的快速蝶变,还过上了比城里人更幸福的生活。而这种幸福的源头就来自家门口的磁浮绿带项目。
如何让长沙磁浮生态绿带走廊项目实现美起来又惠民生的目标?对此,黄兴会展经济区干部全员上阵,为其量身定制了包括复绿增景、配建公共设施等在内的“美容”方案,让两厢之地变身休闲空间、游园广场、绿化风景。在去年一期完工的基础上,今年6月又如期优质地完成了项目的二期工程,取得了长沙磁浮生态绿带走廊项目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项目一期总绿化面积达6910亩,其中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4个标准足球场--榔梨市民足球公园及配套设施向市民开放,赢得了市民的点赞。项目二期设计遵循“大林带、大色彩、大空间”的理念,规划红色、粉色、紫色、黄色、白色五种色系观花植物品种,打造出"四季有花、四季有色、四季有绿、四季有景"的生态景观。
如今,不管是乘坐磁浮,还是在其周边,大家都有“一步一画卷,人在画中游”之感。除了够美,项目还够“实”,磁浮绿带项目也为城市发展留足了空间,让城市不再只有钢筋水泥的丛林,也可拥有绿意盎然的诗意田园。一期的4个标准足球场,二期新增建设的三大主题公园(党建文化主题公园、体育运动公园、市民休闲公园),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践行县委“民生立县”战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直是黄兴会展经济区努力的方向。
其中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内涵丰富,体现主题形式多样,由党性教育、服务民生、缅怀先贤、展望未来4个部分组成。既有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党旗墙、党徽景观、学“习”展板和图说“两学一做”文化长廊等,又有线上线下互动的主题“心愿亭”,还有缅怀先贤的长沙县红色旅游地图、长沙县籍革命先辈宣传木匾。展望未来方面则由市、县两级建设目标宣传造型组成,分别诠释了市委"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实现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和县委”打造“更高层次的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举措。人们置身其间,就仿佛徜徉在党建知识的海洋中。
磁浮辐射的区域,名气大(有民主革命家黄兴)、历史悠久(有千年古镇榔梨)、环境优美(有风景怡人的浏阳河风光带、百里花木走廊)。待磁浮列车呼啸而过,磁浮绿带就将散落在辐射区域内的一颗颗旅游明珠串在一起。在这里,不仅能欣赏诗意栖居的绿色公园,更能在磁浮生态绿带走廊的引导下,来感受一把长沙县绿色生态的全域旅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